第114章 炮轰叛贼

风吹动纸卷,我望着台下将士们坚毅的脸庞,望着远处废墟上飘扬的唐军旗帜,高声念道:“维大唐神功元年,岁在辛卯,李白谨以清酒庶羞,致祭于沧州死难将士百姓之灵前——”

“胡骑犯边,沧城告急。王忠死节,血染城门。百姓何辜?惨遭屠戮。白骨露野,冤魂夜哭。”

我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今我唐军至此,见城破之惨,闻冤魂之诉。誓以文为锋,以炮为刃,诛灭叛贼,以血还血!”

“北斗垂泪照沧州,白骨堆中恨未休。待到平卢烽火灭,必教逆贼血横流。”

念完之后以蜡烛点燃,焚于祭台前。

“必教逆贼血横流!”将士们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声音压过了风雨。

郭元振走上祭台,将一杯酒洒在地上:“王忠兄弟,兄弟们来替你报仇了!”

他拔出佩剑,指向东北方向,“史思明就在前方,随我追!”

“追!追!追!”呼声此起彼伏,唐军将士的怒火被彻底点燃。

原本因连日行军疲惫的队伍,此刻却充满了磅礴的力量。

大军再次出发时,阴雨天褪去,天边裂开一道缝隙,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沧州城的废墟上,像是为死难者送行。

幸存者们站在城门口,举着简陋的旗帜,高声为我们呐喊助威。一名孩童举起手中的木剑,喊道:“大人,杀了坏人!”

我回头挥手,心中暖流涌动。

小主,

这便是我们拼命守护的理由,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这些百姓眼中的希望。

郭元振策马来到我身边说道:“太白兄,你那首诗写得好,‘必教逆贼血横流’,追上史思明后我定然叫他血债血偿。”

“那咱们就说到做到。”我扬鞭加速,“史思明带着搜刮的粮草应该没走多远。”

探马不断传回消息,说史思明的军队带着抢来的财物,行军缓慢。

傍晚时分,前方的探马回报:“将军,叛军在沧州城外的落马坡扎营了!史思明似乎察觉到我们追击,正在布置防线,他的铁骑营守在最前面。”

郭元振勒住马缰,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扎营。

中军大帐里,沙盘上清晰地标注着落马坡的地形,那是一处狭长的山谷,两侧是陡坡,中间只有一条通路,正好适合骑兵冲锋。

“史思明这是想以逸待劳,用铁骑冲散我们的阵型。”郭元振指着沙盘,“他知道我们连日行军,疲惫不堪。”

“可他不知道的是,我们有文气火炮。”

我指着沙盘上的狭窄通路,“这里是骑兵的天堂,却是火炮的绝佳靶场。他的铁骑再快,也快不过炮弹。”

郭元振眼睛一亮:“太白兄的意思是,用火炮先破他的先锋营?”

“正是。”我点头道,“夜间不易行军,明日清晨,我们先派小股部队佯攻,引诱他的铁骑冲锋,然后火炮齐发,直击他的先锋。”

郭元振拍案叫好:“就这么办!我让将士们连夜检修火炮,明日给史思明一个惊喜。”

这一夜,唐军营中灯火通明。

工匠们忙着检查火炮,将士们擦拭兵器,没有人抱怨疲惫。

我走到火炮旁,阎立本派来的工匠正在调试炮身,见我过来,连忙行礼:“李大人放心,这些火炮都调试好了,只要注入文气,保管百发百中。”

我抚摸着炮身的流云纹路,墨玉引点在灯火下泛着温润的光。

白日沧州城的惨状在脑海中闪过,王忠的断甲、老妇的泪水、孩童的呐喊,都化作文气,在体内激荡。

“明日,就靠它们了。”我轻声道,像是在对火炮说话,又像是在对自己立誓。

天刚蒙蒙亮,唐军营中就响起了号角声。

郭元振亲率三千轻骑,向落马坡的叛军大营发起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