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最后手段

陆凡以自身为支点,撑开了一个小小的、充满变数的疆域,暂时抵御住了那似乎能湮灭一切的灰色潮汐。

他立于这片投影的中心,双眸依旧紧闭,全身心维系着内在洞天与外界投影的平衡,如同在无尽暗夜中,擎着一盏风雨飘摇的、由自身世界规则凝聚的孤灯。

那由玲珑洞天投影撑开的百丈“世界气泡”,在无边灰暗的侵蚀下,如同暴风雨夜中唯一亮着灯的橱窗,脆弱而倔强地维持着自身的存在规则。

琉璃色的光彩缓缓流转,内部那些由雏形法则衍化出的虚幻景象。

舒展的嫩芽、蜿蜒的光溪。

依旧在顽强地演绎着“生”的细微律动。

这片区域的空间结构带着柔韧的弹性,时间流速飘忽不定,与外界绝对的死寂和恒定形成了尖锐的对比。

灰色物质那漠然的蠕动,第一次遇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阻碍”。

先前,无论是剑罡、魂引、怒火还是防御,都像是投入水中的石子,终会沉没。

但此刻,这百丈投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小水洼”。

灰色的“海水”漫上来,却被一层无形的壁垒挡住,两种截然不同的“规则”在边界处发生着无声却激烈的摩擦。

慢镜头下,可见一条灰色的、由无数世界残骸压缩而成的触须,缓缓探向投影边界。

触须尖端携带的“消亡”属性,试图像之前渗透“绝对界障”那样,寻找规则缝隙进行概念层面的腐蚀。

然而,当它触及那层流光溢彩的边界时,投影表面微微一荡,琉璃色的光华流转加速,内部那些细微的法则碎片瞬间亮起,形成一层致密的、不断自我更新的规则网络。

灰色触须的“消亡”意蕴撞在上面,如同试图解构一个它完全无法理解的、由全新语法写就的文本。

它惯用的“否定存在”的规则,在这套陌生的、偏向“生命”与“演变”的体系面前,第一次出现了“执行失败”的滞涩。

触须尖端与投影边界之间,出现了一道发丝般纤细、却清晰无比的界限。

一边是死寂的灰,一边是流转的彩。

界限处,空间微微扭曲,规则在相互倾轧、试探、消磨。

灰色无法轻易侵入,投影的光彩也无法向外蔓延分毫。

这种僵持,这种“无法被立刻同化”的现象,似乎引起了那庞大灰色轮廓核心处,某种存在的真正注意。

小主,

那规则之眼并未再次浮现。

但一种更加深沉、更加本质的“注视感”,如同无形的探针,缓缓聚焦在这片百丈投影之上。

这“注视”不再是漠然的扫描,而是带着一种……审视,一种仿佛遇到从未见过的、有趣玩具般的专注。

紧接着,那缓慢蠕动的灰色轮廓,其表面那些凝固的痛苦面孔,扭曲的星骸疤痕,其蠕动的节奏,发生了极其细微的改变。

不再是毫无目的的漠然流动,而是……开始向着百丈投影的方向,呈现出一种极其缓慢,却明确无误的……汇聚趋势。

更多的灰色物质,从轮廓的其他部分剥离,如同粘稠的油液,向着投影所在的这片区域增兵。

压力,陡然倍增。

投影边缘的琉璃光华,流转的速度被迫加快,以应对从四面八方增强的、试图渗透进来的“消亡”规则。

边界处那规则摩擦的扭曲感愈发明显,发出一种低频的、令灵魂都感到牙酸的规则震颤音。

这声音,仿佛是两个不同质地的宇宙在互相打磨。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虚无中,并无丝毫只有最初的那一个灰色轮廓。

在更远处的、连光线都无法触及的深邃黑暗里,另一些庞大的、沉默的阴影,似乎被此处的规则对抗所产生的独特“涟漪”所吸引。

一点、两点、三点……

如同沉睡的深海巨兽被一丝不寻常的血腥味唤醒。

更多的灰色轮廓,开始从四面八方的绝对虚无中,缓缓地、无声无息地浮现出来。

它们的大小、形态略有差异,有的如同溃烂的星云,有的像是扭曲的巨树残骸,有的根本是无法形容的怪异几何体。

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都是由兆亿世界的残骸与寂灭的法则压缩而成,散发着同样令人绝望的“消亡”意蕴。

这些新出现的轮廓,并未立刻扑上来。

它们只是静静地“停”在远处,那无形的、冰冷的“视线”交织过来,共同落在陆凡和他那百丈投影之上。

一种前所未有的“兴趣”,如同冰冷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将陆凡彻底包围。

这“兴趣”非是善意,而是最原始的“食欲”,是捕食者发现了无法理解、但本能觉得极具“营养”的猎物时,所产生的那种探究与贪婪。

陆凡完美神性的意识,如同明镜,清晰地映照出这一切变化。

他“听”到了那些新浮现轮廓所散发出的、无声的“低语”,那是由无数消亡意念汇聚成的、对这片“新生”且“异质”存在的纯粹渴望。

他“感觉”到,自己撑开的玲珑洞天投影,不再仅仅是抵御正面的侵蚀。

它就像一块被投入强酸溶液的、成分特殊的金属,虽然暂时未被溶解,但整个“溶液”环境,已经开始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缓慢而坚定的消化。

这种“消化”,体现在规则层面。

投影边界处,那琉璃色的光华虽然仍在流转,但其亮度,正以肉眼难以察觉、但在他神性感知中清晰无比的速度,极其缓慢地黯淡。

构成投影基础的、那些来自玲珑洞天内部的雏形法则,正在承受着来自整个“虚无”环境的、持续不断的解析压力。

就仿佛有亿万个无形的刻刀,正在同时从微观层面刮擦、分解着这些异质规则的结构。

投影内部,那些由法则衍化出的虚幻景象。

嫩芽舒展的速度开始变慢,光溪的流淌出现了凝滞感。

整个投影空间的“弹性”和“活力”,正在被一丝丝地抽离。

固守,只是在延缓死亡。

每多撑一瞬,玲珑洞天的本源规则,就被解析、被理解更多一分。

当这种解析达到某个临界点,当“消亡”的规则完全摸清了这片“异质”的底细,那么,毁灭将在瞬间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