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河的黄金囚笼

江湖武林榜 JosieYang 2174 字 4天前

公元575年,北周建德四年,清河崔氏的宗祠,一如这个传承了数百年的世家门阀,庄严、肃穆,且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秩序感。

祠堂内,数百名崔氏族人分列两侧,身着统一的深色礼服,神情肃然。空气中弥漫着顶级檀香那沉静而悠远的气息,香炉中升起的青烟,如同无数双眼睛,审视着祠堂中央那个白衣胜雪的少年。

少年名唤喜钟,年方十七。

他是清河崔氏这一代,乃至上溯三代人中,最为耀眼的一块无瑕美玉。

此刻,他手持一柄名为“秋泓”的长剑,剑柄上镶嵌的和田白玉在祠堂昏暗的光线下,依旧温润生辉,恰如其主。那玉色莹润如春水,映着他低垂的眉眼,更添几分清寒。他深吸一口气,那张俊美得近乎完美的脸上,古井无波——眉如刀裁,鼻梁高挺而不失柔和,唇线分明,肤色在昏暗中透着淡淡的冷白。长睫微垂,遮住了眸底的情绪,只留下一抹令人难以捉摸的沉静。

整个人仿佛一柄藏锋的剑,安静,却让人不敢直视。

“演剑!”

随着族长一声沉喝,崔喜钟动了。

他演练的,是崔氏家传绝学《霜河剑法》。此剑法以严谨、精妙、华丽着称,是崔氏引以为傲的门楣之一。而在崔喜钟的手中,这套剑法被赋予了超越其年龄的精准与冷厉。

剑光乍起,如一道清冷的秋水,在庄严的祠堂中一掠而过。他的身形飘逸灵动,每一个转身,每一次递剑,都仿佛经过了千百次的计算,角度、力道、速度,无一不是教科书般的完美。剑锋破空,带起“嗡嗡”的轻鸣,那不是杀伐之音,而更像是一种精准到极致的乐器,正在演奏一曲献给家族荣耀的赞歌。

“踏雪寻梅”、“寒江独钓”、“霜凝百川”……

一招一式,行云流水。祠堂内的族人,无论是须发皆白的长辈,还是尚在垂髫的孩童,目光都牢牢地被他吸引。年轻一辈的族人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崇拜与艳羡;而那些端坐前排的长老们,则抚须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甚至可以说是矜持的微笑。

终于,最后一式“长河落日”,剑尖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圆弧,稳稳地停在距离地面三寸之处,纹丝不动。剑身上凝聚的内劲瞬间散去,祠堂内恢复了宁静,只剩下少年那略带急促,却依旧被刻意压制得极为平稳的呼吸声。

短暂的沉寂之后,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

先是零星的几声,如石子落入湖面,激起圈圈涟漪;随即,四面八方的手掌齐齐落下,汇成一股汹涌的声浪,冲击着屋梁,震得空气都在颤。叫好声、赞叹声与鼓掌声交织在一起,像暴雨倾泻而下,将整个厅堂都淹没在沸腾的热浪之中。

“好!”

“不愧是我崔氏的麒麟儿!”

“此等天赋,在武学领域光耀门楣,指日可待!”

赞誉之声如潮水般涌来。崔喜钟收剑入鞘,转身,对着主位上的族长与长老们,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晚辈礼。他脸上挂着得体的、温和的微笑,对每一位向他道贺的长辈,都谦逊地回礼致意。他就像一件被精心雕琢而成的艺术品,在属于他的展台上,完美地展现了自己的价值。

然而,在这副完美的皮囊之下,无人能看见他内心的真实感受。那笑容仿佛一张面具,紧紧地贴在他的脸上,肌肉早已有些僵硬。那些如山般压来的赞誉,没有让他感到丝毫的喜悦,反而像一根根无形的绳索,将他捆绑得更紧。他感到一阵深入骨髓的疲惫,比刚才那套耗费了巨大心神的剑法,更让他疲惫。

清河崔氏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不管改朝换代多少年,清河崔氏都是屹立不倒的世家大族。清河崔氏最不缺的就是入仕的才子,而像崔喜钟这种武学天才,清河崔氏除崔喜钟外,再无第二人。

他内心知道,就算他夺得武林天下第一,族长们也只是把他当做扩大清河崔氏根基的工具。实际上清河崔氏的族人还是最看重在朝堂上的作为。

但他就是想练武,他喜欢练武,喜欢族人们夸赞他的话语,就算不是真心的。

他知道,自己今天的表现是完美的。

他也知道,自己必须是完美的。

因为他是崔喜钟,是清河崔氏的未来。他不能错,一步都不能。

夜深人静,月华如水,洒满了崔喜钟那间独立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