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人机操作室。
各屏幕光点密集闪烁,操作员的播报声清晰沉稳,无一丝冗余:
“点火成功!快舟十一号顺利离架,尾焰稳定!”
“程序转弯正常,箭体姿态可控!”
“一子级推力衰减符合预期,准备分离!”
“一子级分离成功!二子级点火正常!”
“整流罩分离,载荷舱暴露正常!”
“二子级关机,分离成功!三子级点火!”
“三子级推力达标,轨道参数匹配!”
“三子级关机!进入滑行段,等待末级点火!”
“末级点火成功,精准调姿!”
“吉林一号入轨正常!近地轨道捕获完成!”
“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监测正常、跟踪正常、吉林一号工作正常,正回传数据!”
异世界第一次卫星发射,成功!
一声声“正常”,让操作室内所有人都不禁嘴角勾起,满脸笑意。
有了第一颗卫星成功,很快就会有第二颗,第三颗......以及更多颗。
即使北斗导航卫星需要火箭发射基地建成,才能用更大载荷的运载火箭进行发射任务。
但近地轨道执行各种任务的小型卫星,已经拥有了成功基础。
之后可以继续使用快舟十三号车载机动发射。
凌峰双手环抱,眼神期待。
吉林一号卫星正处于200多公里的近地轨道。
即将传回第一组超高清图像。
这颗异世界星球神秘面纱的一角,很快会被揭开,展现在他们面前。
“报告!”操作员大声道:“吉林一号第一组卫星图像回传完毕!
量子AI正进行图像处理!”
一向沉稳的操作员,此刻声音中也带着压抑不住的好奇与兴奋。
凌峰、陈军、003,室内所有人,都下意识将目光看向中央大屏幕。
非常期待,脚下这颗异世界星球,从宇宙中看,到底是何模样。
同样是生命星球,会不会和蔚蓝色的蓝星相似.......
吉林一号回传了上千张卫星图片。
量子AI半秒不到时间,全部处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