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时,一阵诱人的鲜香飘了过来。
原来是白九和苏砚,正兴致勃勃地处理着白天钓上来的海货。
几条银光闪闪的海鱼还在蹦跶,一大桶张牙舞爪的螃蟹,还有不少肥美的牡蛎和扇贝。
两人显然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主,对着这些生猛海鲜有些无从下手。
白九试图用爪子去抠扇贝,被夹得嗷嗷叫;苏砚则拿着小刀,对着一条鱼比划了半天,不知该从何下手。
我看不下去了,掀开毯子站起身(虽然腿还有点软)。
“放着我来!”
我挽起袖子(虽然穿的是广袖,挽起来有点滑稽),重新找回了身为“东家”和“现代人”的自信。
我指挥着两个笨手笨脚的美男子:
“鱼,要把鳞刮了,内脏掏干净!对,从肚子这里剖开!螃蟹刷干净,绳子别解开会夹人!……”
“扇贝用刀撬开,留下带肉的那边,黑色的内脏挤掉!……”
我一边说,一边亲自示范。虽然手法不算特别熟练,但基本的处理流程还是知道的。很快,食材就被处理得七七八八。
然后,我让伙计搬来小火炉和铁架,升起了炭火。
“看好了!海鲜就得这么吃才够味!”
我拿起串好的鱼和虾,刷上油,放在火上烤。
又让苏砚把蒜剁成蓉,用热油泼香,加上一点点系统兑换的酱油和糖,制成蒜蓉酱,铺在撬开的扇贝和牡蛎上。
很快,油脂滴落在炭火上,发出“滋啦”的诱人声响,混合着蒜蓉和海产特有的鲜香,随着海风飘散开来,霸道地驱散了海上的腥气,勾得人食指大动。
烤鱼表皮金黄焦脆,鱼肉雪白鲜嫩;烤虾红彤彤的,肉质 Q 弹;蒜蓉扇贝和牡虹、汁水丰盈,蒜香扑鼻。
我还留了一部分虾蟹和一堆白贝,准备明天早上熬海鲜粥。
“来来来!尝尝!”我把第一批烤好的串串分给眼巴巴看着的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