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板和孙工的介绍很精彩,听起来前景一片大好。”胡主任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但是,作为信贷部门负责人,我必须对资金安全负责,有些风险,我们不能不充分考虑。”
他拿起面前的一份文件(并非信贷员提交的考察报告),目光扫过与会众人:“我这里,最近收到一些……来自市场上的反馈。反映‘万家香’食品厂,近期在一些渠道,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库存积压,销售回款速度明显放缓。甚至,有合作经销商反映,其产品口味存在不稳定的问题,消费者投诉有所增加。”
他顿了顿,抛出了更具杀伤力的质疑:“更重要的是,有消息显示,南方一些大型食品企业,正在计划进军本省市场,他们的资本实力和品牌影响力,远非本地小厂可比。‘万家香’能否在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在这个时候,投入巨资扩建厂房、引进昂贵设备,是否过于激进?风险是否可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番话,如同几支毒箭,射向林卫东!库存积压?口味不稳定?南方巨头入侵?这些半真半假、夸大其词的信息,经过胡主任以“风险提示”的名义在如此正式的场合抛出,极具迷惑性和破坏力!
会场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几位原本倾向于批准的委员,脸上也露出了犹豫的神色。
林卫东心中怒火升腾,但他知道,此刻愤怒毫无用处。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胡主任这一手,虽然阴险,但并非无懈可击。
“胡主任提出的这些‘市场反馈’,我非常重视。”林卫东的声音平稳而有力,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但我想说明的是,这些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甚至可能存在误导。”
他首先针对“库存积压”和“回款放缓”:“这是我们去年的销售数据汇总表,以及今年上半年的财务报表复印件,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产销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应收账款周期稳定且处于行业优秀水平。胡主任提到的‘积压’和‘回款慢’,不知数据来源是哪里?能否出示一下具体的渠道名单和数据对比?”
他目光坦然地看着胡主任,将问题抛了回去。胡主任脸色微变,他手里的所谓“反馈”根本拿不出具体证据,只是些模糊的传言和刻意夸大的信息。
接着,林卫东应对“口味不稳定”的指控:“关于产品质量,我想请各位领导回忆一下,不久前省报对我们厂的正面报道,以及省工业大学实验室为我们出具的权威鉴定报告。我们的每批产品都有严格的质检流程,孙工加盟后,更是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口味不稳定’的说法,是对我们全体工人和孙工心血的无端指责!如果胡主任有确凿证据证明哪一批次产品存在问题,我们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孙维民也适时补充,从技术角度再次强调了质量控制的严谨性。
最后,面对“南方巨头入侵”这个无法证伪的宏观风险,林卫东没有回避,而是将其转化为展示自身优势的机会!
“至于市场竞争,我从来不怕竞争!‘万家香’的优势在于接地气,了解本地市场,在于我们扎扎实实做产品的匠心,在于我们有一个团结拼搏的团队!南方企业资本再雄厚,品牌再响亮,要想在本地市场站稳脚跟,也绝非易事!而且,我们此次申请贷款,就是为了抢在竞争对手大规模进入之前,提升自身实力,加固护城河!如果因为害怕竞争就畏缩不前,那才是最大的风险!”
他的反击,有理有据,有节有度,既驳斥了不实指控,又展现了应对竞争的自信和魄力。会场内的风向,再次悄然转变。
就在这时,风控部的部长,一位戴着老花镜、神情严肃的老先生,忽然开口了:“林厂长,你刚才提到城东新区项目的标杆意义,我很有兴趣。你能不能具体谈谈,这个项目如果能成功,对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能起到什么样的示范作用?”
这个问题,看似超出了纯粹的信贷风险评估范畴,却暗合了更高层面的政策导向。
林卫东精神一振,他知道,这是另一个突破口!他立刻结合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精神,畅谈了“万家香”新厂区建成后,在吸纳就业、带动配套产业、增加地方税收、提升江城工业形象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将企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