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港资截胡与周老板的算计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其实,我这两天也在琢磨,味精这东西,技术门槛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市场竞争也激烈。我们何必去啃别人剩下的骨头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明不耐烦地打断他:“那你说搞什么?难道又回去摆地摊?”

“当然不是!”周老板笑了笑,成竹在胸地说,“我倒是知道另一个更好的项目,比味精厂更有前途,利润更高,而且……正好需要阿南工程师你这样懂技术的人才!”

“什么项目?”林卫东和阿明几乎同时问道。

周老板压低了声音,仿佛在透露一个天大的秘密:“一家小的电子元件厂!就在福田那边!老板是个香港老头,年纪大了想回香港养老,急着脱手。厂子虽然不大,但设备都是几年前从日本进口的,还算先进,主要生产一些收音机、录音机上的小变压器和线圈。”

电子元件厂?林卫东心中一动。这确实更贴近他的老本行,操作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但是,”周老板话锋又一转,面露难色,“这个厂子情况有点特殊。它之前好像是因为一批货的质量问题,赔了不少钱,还欠着供应商一些货款,工人也好几个月没发全工资了。所以……价格虽然比味精厂便宜不少,但麻烦事也多。我之前还在犹豫,但现在味精厂没了,我觉得,以我们的能力,或许可以试试盘下它?”

他描绘了一个看似诱人实则坑洼遍布的新选择。

林卫东立刻听明白了:这是一个烂摊子。设备可能老化,有债务纠纷,工人怨气大。但相应地,价格便宜,而且行业对口。

周老板把这烫手山芋抛了出来,是在试探?还是想用更低的成本和控制更复杂的局面来将他牢牢绑住?

阿明一听有债务和工人麻烦,眉头就皱起来了:“妈的,听起来比味精厂还麻烦!周老板,你尽找些破铜烂铁?”

周老板两手一摊,无奈道:“阿明哥,好项目人人都盯着,哪有那么容易捡漏?这个项目虽然有点麻烦,但正是因为有麻烦,才轮到我们啊!只要我们盘下来,阿南工程师负责技术生产,我负责解决债务和订单,你负责……嗯,维持好厂里秩序,稳定工人情绪。三方合力,肯定能把它搞活!到时候利润,可比生产味精高多了!”

他又开始画饼,并将阿明安排了“维持秩序”的角色,显然是看中了他的江湖手段可以用来震慑讨债的和闹事的工人。

阿明摸着下巴,似乎在权衡。他对技术一窍不通,但对“维持秩序”和“利润更高”很感兴趣。

所有的压力和责任,似乎又无形中压回到了林卫东的身上。选择权被周老板巧妙地抛给了他。

接,还是不接?

接,意味着要跳进一个已知的坑里,面对未知的债务和人事风险,彻底被周老板拖入更复杂的局面。

不接,意味着刚刚凝聚起来的合作意向可能破裂,短期内再也找不到合适的项目,纪老“把事情做在明处”的建议无法落实,自己将重新陷入被动躲藏的危险境地。

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林卫东的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利弊。他知道,周老板必然在这个电子厂项目里埋了雷,但他此刻却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许……可以将计就计?

他脸上露出挣扎、犹豫,最终化为破釜沉舟的坚定,猛地一咬牙:“周老板,明哥!既然味精厂没了,电子厂虽然麻烦,但确实是条路子!我懂技术,我相信只要设备没问题,产品质量我能抓起来!债务和工人的事……就要多仰仗二位了!我……我愿意干!”

他以一种技术人才的耿直和急于求成的迫切,做出了“入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