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干部被抓了!
这个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在整个文化宫和百货大楼系统内部炸开了锅!
贪污!打击报复!
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分量极重。尤其是“打击报复”,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之前他对林卫东的种种刁难,以及那次险些成功的工商局举报。
各种小道消息和猜测瞬间甚嚣尘上。
有人说,是上面早就盯上他了,这次是收网。
有人说,是林卫东走了狗屎运,碰巧撞上了。
还有人说,看见前几天有纪委的人悄悄来调查过……
但无论如何,结果就是:那个曾经一手遮天、屡次将林卫东逼入绝境的陈志明,完了。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压在林卫东心头最大的一块巨石,轰然落地。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林卫东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反而有一种极度的不真实感和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他站在柜台前,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久久没有说话。
赵大海则兴奋得难以自抑,狠狠捶着柜台:“报应!真是报应!妈的!看这王八蛋还怎么嚣张!”
李秀兰也长长舒了口气,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这个像噩梦一样缠绕他们许久的阴影,终于散了。
最大的威胁消除,柜台的安全隐患也已解决,日化品的进货渠道意外打通……所有的好事,仿佛约好了一般,接踵而至。
林卫东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抓住机会。
他利用从百货站以试销价拿到的紧俏日化品——‘白猫’洗衣粉、‘中华’牙膏、‘蜂花’洗发精等,迅速丰富了柜台品类。这些家家必备的消耗品一上架,立刻吸引了大量家庭主妇和注重实惠的顾客。
“‘白猫’洗衣粉?你们这儿也有卖?比供销社还便宜两分钱?”
“哎哟,这‘蜂花’洗发精可是好东西,就是不好买!”
“老板,给我来两袋洗衣粉,再加支牙膏!”
稳定的日化品需求,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人流又带动了其他小百货的销售。林卫东之前准备的“专家式”营销和小黑板知识科普,也逐渐发挥了作用,口碑慢慢建立起来。
柜台的生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回暖,甚至比开业第一天更加火爆和稳定!每天的营业额节节攀升,钱盒子变得沉甸甸的。
林卫东脸上的笑容多了,李秀兰眉间的愁绪散了,连赵大海吆喝起来都更加底气十足。
他们三人分工明确:林卫东主要负责进货和整体规划,李秀兰心思细腻,负责销售和账目,赵大海力气大、人面熟,负责搬运、仓库管理和应对一些琐事。小小的柜台,被经营得有声有色。
周围的营业员们看他们的眼神也彻底变了。从最初的轻视、嫉妒,变成了现在的复杂和认可,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毕竟,林卫东的业绩有目共睹,而且他背后似乎还有看不透的关系(能搞定百货站紧俏货)。
连百货大楼的管理层,包括李经理,看到报表上三楼东南角柜台那亮眼的销售数据时,脸色都好看了不少。试点改革成功,对他们也是政绩。
一切似乎都在步入正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林卫东甚至开始盘算,等资金再充裕一些,是不是可以尝试联系更远的南方厂家,引进更多新奇商品,或者把柜台旁边的角落也租下来,扩大经营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