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竞标肯定不止他一个人,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胜出?
巨大的压力瞬间取代了兴奋。
必须搞到钱!必须尽快!
接下来的几天,林卫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和焦虑之中。
他首先找到了赵大海。赵大海听到消息,也是又惊又喜,但一听要钱,顿时蔫了:“卫东,我这儿……最多就能凑出三十块,还是给我老娘攒着买药的钱……”
三十块,杯水车薪,但也是雪中送炭。
林卫东自己盘点所有现金,不到七十块。加起来一百块。
远远不够!
他咬咬牙,开始疯狂地出货。铁皮柜里的商品,除了最基本的,其他一律降价处理!流动三轮车更是从早蹬到晚,几乎不休息,拼命兜售。他甚至厚着脸皮,去找了几个之前批发生意上有来往、信誉还不错的老板,试图赊欠一批紧俏货,快速变现。
其中那个卖发卡的南方老板,看他急得嘴上起泡,又听说他想去竞标百货大楼的柜台,竟意外地没有拒绝,反而在盘算一番后,同意赊给他一批价值五十块钱的新款发卡和电子表,但要求十天之内必须回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无疑是解了燃眉之急!
林卫东千恩万谢,拿着这批货,以比市场稍低的价格快速批发给了其他小摊贩,回笼了四十多块现金。
就这样,一分一分地抠,一块一块地攒,几乎是不眠不休,等到周日晚上,林卫东把所有皱巴巴的毛票、分币甚至钢镚都堆在桌上清点时,他的手都在发抖。
总共:一百八十七块三毛五分。
这几乎是他和赵大海目前能撬动的全部资金极限了!其中还包括了五十块的赊账和赵大海母亲的药费。
“一百八十七块三毛五……”林卫东看着这堆散钱,嘴里发苦。这点钱,够吗?他不知道。但这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第二天,周一。
林卫东破天荒地没有出摊。他换上了那件最体面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怀揣着那笔沉甸甸的、凝聚了所有希望的“巨款”,早早地来到了第一百货大楼门口。
公告栏前,已经围了不下二三十人,都在伸着脖子看那张刚刚贴出来的、盖着商业局和百货大楼公章的《招标公告》。
林卫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拼命挤了进去,目光贪婪地搜索着关键信息。
他的目光迅速锁定在“保证金”一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