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具体该找哪个部门,只好硬着头皮来到门口的信访接待室。
接待室里坐着一个戴着老花镜、看起来颇为面善的老同志。
“同志,您好,我想……我想反映点情况。”林卫东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诚恳而非闹事。
老同志抬起头,打量了他一下:“反映什么情况?哪个单位的?”
“我是个个体户,在文化宫夜市有个摊位……”林卫东开始条理清晰、不卑不亢地叙述事情经过:如何合法取得执照、如何经营、如何遭遇市管队无明确依据的处罚通知,并隐晦地提到了可能与文化宫某位干部的私人恩怨有关(但未直接点名),最后强调了小本经营不易,只是求个公道。
他说话时,特意将营业执照、场地证明和报案回执复印件摆在桌上,增加说服力。
老同志听得挺认真,偶尔问一两个细节。听完后,他沉吟了一下,扶了扶老花镜:“个体经营是政策允许的,合法经营应该保护。你说的情况我了解了。这样吧,你留下份书面材料和联系方式,我帮你把情况转给相关的科室看看。至于具体怎么处理,还得按程序来,我们也不能干涉下面部门的具体执法,对吧?”
没有立刻解决,但也没有推诿。态度平和,程序规范。
这已经比林卫东预想的最好情况还要好了!他原本以为会被直接轰出去。
他连忙千恩万谢,按照要求写了一份简单的情况说明,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摊位地址,然后忐忑地离开了区政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去的路上,他心里依旧没底。这封“状纸”石沉大海的可能性极大。
然而,奇迹发生了!
就在第三天下午,也就是市管队规定的最后期限那天,林卫东正硬着头皮准备迎接最坏的结果时,那辆漆皮斑驳的吉普车再次出现了。
还是牛队长带着那两个人。
但这一次,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依旧板着脸,但少了之前的嚣张气焰。
牛队长走到铁皮柜前,干咳了一声,语气生硬却不再提拆除或罚款的事:“林卫东是吧?经过我们再次现场勘查和研究,你这个铁皮柜……暂时符合夜市管理的临时规定,可以保留。”
林卫东的心猛地一跳!强压住激动,静静听着。
“但是!”牛队长话锋一转,指着煤炉和凉茶桶(已经被没收了)的位置,“明火和自制食品饮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消防安全和食品卫生的红线!必须严格执行!听懂没有?”
“听懂了!领导!保证不再用明火!不再提供自制饮料!”林卫东立刻大声保证,心里却长舒了一口气!
铁皮柜保住了!最核心的经营基础保住了!至于煤炉和凉茶,虽然可惜,但相比整体,已是微不足道的代价!
牛队长似乎也没想到他这么“配合”,愣了一下,又板着脸交代了几句注意卫生、不得超范围经营之类的套话,便带着人上车走了。
自始至终,没提一句罚款,没提一句拆除。
吉普车喷着黑烟开远,林卫东站在原地,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他知道,他赌赢了!那封反映情况的材料,起作用了!虽然不知道具体过程,但显然上面有人打了招呼,让牛队长不得不收敛。
一场看似无解的危机,竟然以这种方式化解了!
虽然损失了免费凉茶这个吸引人流的好办法,但根基未损!这无疑是巨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