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办事员似乎被他这巨大的反应弄得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不自然地摆摆手:“行了,好好经营,按规定交税。走吧。”
林卫东紧紧攥着那个小本子,像捧着稀世珍宝,冲出工商所,对着等在外面的赵大海,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用力挥舞着那个小红本!
赵大海抢过来一看,也激动得嗷一嗓子,两个大男人差点在工商所门口抱在一起!
有了执照,底气瞬间足了很多!
两人立刻开始行动。首先,林卫东拿着营业执照,再次找到文化宫那个干部,这次理直气壮地要求落实固定摊位。干部见木已成舟,倒也没再为难,算是默认了他在西区角落的“合法”地位。
接着,林卫东没有满足于只是晚上摆摊。他敏锐地发现,白天文化宫附近人流量也不小,尤其是周末。他琢磨着,能不能把摊位稍微改造一下,弄成一个哪怕只有一两平米大小的、固定的“铁皮棚子”或者“柜台”,白天也能营业?
这个想法得到了赵大海的支持。赵大海找他在厂里的哥们,弄来一些废旧铁皮、角钢和玻璃,两人自己动手,叮叮当当忙活了两天,竟然真的在夜市摊位的位置,搭起了一个极其简陋、但足够牢固、带锁的的铁皮柜!上面还装了玻璃挡板,晚上收摊时贵重商品可以锁在里面!
虽然依旧简陋,但比起风吹日晒的地摊,已经是天壤之别!而且显得“正规”了很多!
林卫东用剩下的钱,又去批发市场进了一批货,不仅包括发卡头绳,还增加了袜子、手套、针线盒、橡皮筋等日常小百货,真正有了点“百货”的样子。
他把营业执照用相框裱起来,端端正正地挂在铁皮柜最显眼的位置!
那个鲜红的公章,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卫东百货”——他用红漆在铁皮柜上方歪歪扭扭地写上了四个大字。
开业第一天,这个奇怪的、位于厕所旁边、却拥有正规营业执照的铁皮柜,成了文化宫西区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不少老顾客发现了他这里的变化,纷纷过来好奇地观看。
“哟,老板,鸟枪换炮啦?还有执照了?厉害啊!”
“这下正规军了!不错不错!”
“东西好像也多了嘛!”
那份营业执照仿佛带着魔力,无形中增加了顾客的信任感。生意竟然比之前纯粹摆地摊时还要好上一些!
李秀兰来看过一次,看着那个挂着营业执照、写着“卫东百货”的铁皮柜,看着丈夫虽然忙碌却充满干劲的身影,眼眶再次红了。这一次,是喜悦和骄傲的泪水。她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这个家,真的在变好,而且是以一种踏实、可见的方式。
小小的林小小也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