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高第街的震撼与抉择

“大海!你看!这表!这发卡!”林卫东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指着那些商品,“这要是带回去……”

赵大海也是两眼放光,咽了口唾沫:“妈的!真便宜!干!必须干一票大的!咱们那十几块钱,能买不少!”

最初的狂喜过后,林卫东却迅速冷静下来。他注意到,市场上同质化竞争同样激烈,同样的发卡,同样的电子表,几乎每个摊位都在卖。而且,很多商品虽然便宜,但做工粗糙,质量参差不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能盲目进货!必须找到性价比最高、最独特、最能避开直接竞争的货!

他开始放慢脚步,不再看摊主热情的笑脸和吆喝,而是仔细检查商品的细节:发卡的水钻粘贴是否牢固?电子表的走时是否精准、按钮手感如何?尼龙袜的针脚是否细密?

他甚至会拿起两个同款电子表,仔细对比屏幕显示是否清晰,有没有瑕疵。

“哎,老板,看看这个啦,香港来的最新款,好便宜的!”一个摊主拿着一个硕大的录音机向他吆喝。

林卫东摇摇头,目光却落在摊位角落一堆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上——那是一些造型小巧精致、可以别在衣领或书包上的卡通徽章和发光胸针。这东西在家乡几乎没见过!

“老板,这个怎么卖?”

“哦,那个啊,搭头啦,一毛钱一个,买一百个送十个啦。”

新颖,独特,体积小,便于携带!林卫东心里一动。

他又在一个摊位前,发现了一种折叠起来只有火柴盒大小、展开却是一顶宽檐防晒帽的尼龙帽子,非常实用。

还有摊位上那种带香味的橡皮擦、造型奇异的卷笔刀,对学生群体可能有吸引力。

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不能只盯着最火爆的发卡和电子表,这些东西利润高,但竞争也最激烈,而且目标太大,容易被查。必须搭配一些新奇独特、体积小、风险相对较低的小商品!

“大海,我们分头看。”林卫东做出决定,“你重点看电子表和计算器,找那种质量稳定、价格最低的。我再看些别的零碎。半小时后,还是在这个路口碰头!”

“好!”赵大海现在对林卫东的判断力深信不疑,立刻钻进了人海。

林卫东继续深入市场,像猎人一样搜寻着他的猎物。他凭借着超越时代的审美和信息差,总能发现一些被大多数北方商人忽略的“潜力股”。

他发现了一种用彩色塑料丝编织的手链和项链,工艺简单,但色彩鲜艳,很讨年轻女孩喜欢,价格极低。

他还发现了一家专门做太阳镜的摊位,款式远比别的摊位新颖,镜片颜色也更时尚,虽然稍贵一点,但绝对物超所值。

他的心里,一份进货清单逐渐清晰起来:电子表、计算器(核心利润)、新颖发卡(必备)、卡通徽章、发光胸针、折叠帽、彩编手链、时尚太阳镜(差异化产品)……

半小时后,两人在路口汇合,都是满头大汗,却兴奋异常。

“问到了!电子表,这种带夜光防水的,最低能谈到七块五!计算器,这种八位数的,四块五!”赵大海报出探来的底价。

“好!”林卫东心中快速计算本金和计划进货量,“走!我们去谈价!记住,别在一个摊位上买全,分开买,降低风险!”

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开始。

他们首先来到一个较大的电子产品摊位。赵大海发挥他走南闯北练就的砍价本领,用半生不熟的粤语夹杂着普通话,和老板磨了半天,最终以七块四毛钱一块的价格,拿下了五块电子表,又以四块三毛钱一个的价格,拿了五个计算器。一下子就去掉了将近六十块本金的一半!

林卫东则主攻小商品。他在这家进五十个卡通徽章和发光胸针,在那家进三十个折叠帽,又在另一家进了大量彩编手链和二十副时尚太阳镜。他砍价极其凶狠,往往能抓住商品的细微瑕疵或者通过捆绑购买,将价格压到最低。

购买发卡时,他特意避开了那种最泛滥的水钻款,选择了几种款式更别致、质量更好的其他类型发卡,虽然进货价稍高(一板一块二),但他认为值得。

整个过程如同打仗,精神高度紧张,既要防着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又要计算着有限的本金如何实现最大化利用。

等到两人手里的旧帆布包和赵大海带来的一个巨大蛇皮袋都变得鼓鼓囊囊时,他们带来的所有本金,已经花得一分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