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履公北望,剑指仙霞

“好!”赵高翔再次扶起他,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所需兵马、粮秣、向导,尽可提出。李猛所部已前出至枫岭关附近建立前哨,你可与之联络,互为犄角。记住,此行非一味强攻,当以侦查、扰敌、寻隙为主,稳扎稳打,切忌冒进。我这边再给你调10门大炮。我们要的是一条能走通的路,不是一个填满尸骨的峡谷。”

“末将明白!”郑遵谦重重点头,“定不负侯爷所托!”

领命而出,郑遵谦站在县衙前的台阶上,深深吸了一口浦城清冷的空气。北望,仙霞岭的剪影在冬日灰蒙蒙的天幕下显得格外苍茫险峻。那里,将是他新的战场。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佩剑,想起此刻应在南平安顿的金四姐,那双总是饱含担忧与信任的明眸。他微微一笑,心中暗道:“四姐,且看履公此次,如何在这百里险途上,再为你,为侯爷,搏一个朗朗乾坤!”

没有丝毫耽搁,郑遵谦立刻投入紧张的筹备之中。他精选麾下熟悉山地作战、敢于冒险的精锐士卒,又向赵高翔请调了部分熟悉古道情况的本地向导和善于攀援侦察的好手。粮草军械,皆按最精良的标准配给。

与此同时,赵高翔的军令也迅速传遍各营:张鼐部加紧整训,作为攻略古道的主力后备;朱大典坐镇浦城,保障后勤无忧;飞骑四出,通报各方郑遵谦北进之策,要求福宁、南平、邵武诸部加强戒备,稳固后方,策应前方。

整个靖朔侯麾下的战争机器,随着郑遵谦这把利剑的出鞘,开始围绕着“仙霞古道”这个新的战略轴心,加速运转起来。

数日后,一支轻装简从却杀气内蕴的队伍,在郑遵谦等的率领下,悄然离开浦城,沿着那条千年古道,义无反顾地向北,隐入了云雾缭绕、杀机暗藏的仙霞岭深处。

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山道拐角,而浦城城头,赵高翔的目光依旧凝视着北方。他知道,郑遵谦的每一步,都牵动着整个闽北乃至东南战局的神经。打通仙霞,则海阔天空;受挫于此,则恐困守闽隅。

棋局,已至中盘。这步险棋,能否盘活全局,就看这位风流倜傥、胆大包天的郑履公,能否在这百里险途上,创造出新的奇迹了。

山风猎猎,吹动“靖朔侯赵”的大旗,也送着那支肩负重任的先遣队,走向未知的崇山峻岭,走向即将被热血染红的雄关险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