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被神秘老人堵住时,那种明知实力悬殊却仍想挣扎的绝望。
青鳞蜥最后那眼神里的不解,与他当初的茫然何其相似。
“弱肉强食没错,可若只剩下弱肉强食,与野兽何异?”孙摇轻轻叹了口气。
修仙者修的是力量,可支撑着人走下去的,终究是那点区别于野兽的“心”。
他刚才对青鳞蜥的折磨,早已超出了“夺取灵草”的范畴,更像是在发泄被欺压的怒火——这种迁怒,与那些仗着实力欺压他的人,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我说‘欠你’,不是欠你一条命,是欠你一个清醒。”孙摇对着赤心草轻声道,“若下次再遇守护灵物的妖兽,要么不夺,要么给个痛快,这不是仁慈,是给自己留一分底线。”
想通了这点,心中的沉重豁然消散,他不再纠结于“该不该道歉”,反而更清晰地明白了自己要走的路——既要承认弱肉强食的残酷,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力量是用来保护自己、争取机缘的,而不是用来肆意践踏他人(或妖兽)的生存之念。
孙摇深吸一口气,拿起赤心草,这次,他的眼神平静而坚定,没有了之前的戾气,也没有了莫名的愧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灵草我用了,你的鳞甲毒液,我也不会浪费。”
他指尖元力微动,开始引导赤心草中的木灵力,“至于其他的……便记着这份警醒吧。”
温和的木灵力顺着经脉流转,这一次,孙摇的心格外清明。
他知道,从今往后再遇到类似的事,他仍会为了机缘出手,却绝不会再让怒火吞噬理智。
弱肉强食是修仙界的底色,但如何在这底色上描绘自己的路,才是真正的修行。
而刚才那句对青鳞蜥的“道歉”,说到底,是对自己内心那点“人味”的守护。
孙摇沉浸在修炼中,周身的木灵力渐渐浓郁,不仅滋养着他的经脉和穴位,也悄然淬炼着他的心境。
当木属性穴位饱和时,五行五穴的圆满,似乎也因为这份心境的通透,变得更加顺畅起来。
孙摇缓缓收功时,丹田外的五行穴位,五行元力如同五道流转的光环。
木属性穴位最后亮起的那抹翠绿,与金、水、火、土四色光芒交相辉映,照得丹田一片通明。
五行五穴已然圆满,突破筑基境的契机就在眼前,只需他意念一动,便可引动天地灵气,冲击那层横亘在练气与筑基之间的壁垒,铸就九层灵台,但他没有这样做。
孙摇睁开眼,眸中没有急于突破的躁动,反而透着一种超乎年龄的沉静,他指尖轻捻,感受着体内奔腾却安稳的五行元力。
“完美筑基……哪能如此仓促。”他低声自语,指尖在膝头轻轻敲击。
筑基境的关键在于凝聚灵台,灵台根基的厚薄,直接决定了日后修行的上限。
寻常修士急于求成,往往在单一五行灵力初满时便强行突破,凝聚出的灵台虽能支撑筑基修为,却如同用泥沙堆砌的堤坝,看似稳固,实则暗藏裂隙,日后想要冲击更高境界,难如登天。
他要的,是用精纯到极致的元力,在丹田内筑起一座金汤不破的灵台。
孙摇起身走出山洞,夕阳正将河面染成一片熔金,粼粼波光中,每一滴水珠都像是被锤炼过的精金,透着沉甸甸的质感。
这景象恰好映合了他此刻的心境——沉淀,再沉淀,如同河流将泥沙沉淀成沃土,他要让体内的五行灵力在反复淬炼中,剔除最后一丝驳杂。
接下来的日子,孙摇没有再寻找新的灵物,而是在山洞附近开辟了一处隐蔽的修炼场。他每日寅时便起,运转《天师道法决》周天搬运,将五行元力在经脉中反复冲刷,如同用细砂纸打磨璞玉,一点点磨去其中的滞涩。
金元力锋锐,他便引之淬炼指骨,让每一次握拳都带着裂石之力。
木元力温润,他便导之滋养经脉,让受损的脉络在灵泉般的浸润中变得更加坚韧。
水元力柔韧,他便借之调和气血,让奔腾的灵力如溪流般收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