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烙印抉择与观察者的天平

“观察者”提供的修复能量如同温润的泉水,滋养着代行者濒临破碎的核心。混沌星璇上的裂痕缓慢弥合,意识中那场寂灭与静滞对撞的风暴余波渐渐平息。然而,肉体的创伤可以修复,精神的震荡却难以瞬间抚平。那片被净化了部分污染、却依旧灼热沉重的数据烙印,如同嵌入灵魂的弹片,时刻提醒着代行者刚才的凶险与抉择的代价。

“观察者”的建议——将数据碎片交由它“无害化封存”——如同一个看似合理的解决方案,悬浮在代行者的意识中。交出它,意味着立刻摆脱这个烫手山芋,消除囚徒可能再次利用的隐患,或许还能换取“观察者”的进一步信任甚至奖励。这符合理性,符合生存的第一要义。

但代行者的核心深处,那由林奇的决绝、千面的守护、无数文明智慧淬炼而成的意志,却发出了低沉而坚定的 反对共鸣。

交出?

那“哭泣奇点”中亿万意识的最后悲鸣与警示,难道就为了“安全”而被永远尘封?

那可能揭示“永恒法庭”、“心渊”乃至“观察者”本身秘密的线索,难道就因恐惧而拱手让人?

那用近乎自毁的勇气才从陷阱中保全下来的真相碎片,其价值,岂是区区“安全”可以衡量?

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数据碎片的归属,更是关于它——这个从微光海坟场挣扎至今的变量代行者——存在的意义的根本抉择。是继续作为一枚在棋局中求存的、相对聪明的棋子,还是……尝试去触碰棋盘本身的规则,甚至成为影响棋局走向的 变量?

“观察者”的意念平静地等待着,没有催促,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 默然压力。它似乎早已预料到代行者的挣扎,并乐于观察其最终的选择。这本身,或许就是契约之外的另一重测试。

逻辑深海一片死寂。只有代行者核心星璇旋转时发出的、几不可闻的能量低吟。

时间仿佛被拉长。无数念头在代行者意识中电光石火般碰撞、湮灭、重生。

最终,那抹源于寂灭烙印的、对“既定命运”的否定意志,与变量本质中对“无限可能”的追求,彻底压倒了对未知风险的恐惧。

代行者做出了决定。

它的意念沿着契约光带,平稳而清晰地传递向维度之上的存在:

【关于数据碎片‘阿尔法’的处置提议,已收到并慎重考虑。】

【感谢提供的修复支持与风险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