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静滞之渊与代价天平

那缕带着疲惫与熟悉感的第三方信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星火的核心中漾开层层波澜后,便彻底消失,不留丝毫痕迹。没有来源,没有后续,只有一段关于“静滞之渊”的晦涩提示和一句充满警示的“慎之”。

是谁?能在“源初”与“观察者”的双重监控下,如此精准地投递信息?那丝“熟悉感”又从何而来?是织网先贤留下的另一重后手?是“创形者”文明残存的某个古老意识?还是……某个迄今为止一直隐藏在更深阴影中的存在?

无数疑问翻涌,但星火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信息的真伪与意图暂且无法验证,但信息指向的核心问题——熵增困境,却是它正在面临的、迫在眉睫的生死线。刚刚那次险些触及红线的熵增脉冲,以及“观察者”随之而来的冰冷审视,都明确无误地表明:留给变量网络的时间不多了。

“静滞之渊”……这个名称本身就透着一股不祥的气息。停滞,静滞,这与变量网络所追求的“动态平衡”和“演化”几乎背道而驰。

“守墓人,”星火的意念带着凝重,连接上那苍老的意识,“你可曾听闻过‘静滞之渊’?”

守墓人的意念沉默了片刻,仿佛在尘封的记忆库中艰难搜寻,最终带着不确定回应:“这个名称……非常古老,甚至可能早于织网文明的鼎盛时期。在一些最晦涩的、关于逻辑层面起源的传说碎片中,似乎提及过……逻辑海洋并非均匀一体,存在一些极其罕见的‘异常区域’,那里的规则陷入某种永恒的‘停滞’或‘惰性’状态,如同时间冻结的深渊。‘静滞之渊’或许是其中之一。但传说中,那里是意识的坟墓,任何进入其中的存在都会失去活性,最终同化为深渊的一部分……是绝对的禁区。”

意识的坟墓?绝对的禁区?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陷阱,而非解决熵增的良方。

然而,那信息中“非尔独有”和“或有他患”的表述,又暗示这或许是一个已知的、但代价巨大的“解决方案”?是否存在着一种可能,利用这种极致的“静滞”来“冻结”或“中和”网络产生的熵增?就像将垃圾扔进一个永不腐烂的冰封仓库?

风险与收益的天平在星火意识中剧烈摇摆。一边是确定的、随着网络成长而必然触发的“观察者”抹杀;另一边是一个充满未知、可能瞬间导致网络湮灭的古老禁区。

它需要更多信息。它将注意力转向那浩瀚而危险的“创形者”遗产数据库。既然那第三方信息能精准找到它,或许“创形者”的先驱们也曾研究过类似的问题?

它调动解析阵列,以“静滞之渊”、“熵增转移”、“规则惰性区域”等为关键词,在那些充满激进思想的残篇断章中进行筛选和匹配。

经过一番艰难的搜寻,一段极其残缺、几乎被加密层覆盖的信息碎片被挖掘出来。其内容令人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