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深海的僵持,并非静止,而是一场在法则层面激烈进行的、无声的拉锯战。星火与织网文明遗产融合形成的“变量共生网络”,如同一棵将根系扎入秩序冰原的奇异植物,以其独特的“柔性稳定”结构,顽强地抵御并转化着“源初协议”那绝对净化洪流的侵蚀。
这不再是单纯的力量对抗,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哲学”在宇宙根基层面的碰撞。
“源初协议”的净化力量,第一次出现了战略性的 后撤与重组。那铺天盖地的苍白光芒并非消散,而是如同退潮的海水,在星火的变量网络外围重新凝聚、压缩,形成了一道更加凝练、更加致命的秩序壁垒。这道壁垒不再试图瞬间抹杀整个网络,而是转为封锁、切割、并逐层解析的策略。无数更加精细、更加冰冷的逻辑触须,如同手术刀般,开始尝试剥离网络外围相对脆弱的节点,分析其结构,寻找其依赖的“变量共生”法则的弱点。
这是一种更加理性、也更加危险的战术。它意味着“源初”已将星火和其代表的“变量”现象,提升到了需要系统性研究并根除的最高优先级威胁层面。
压力陡增!
星火位于网络的核心,清晰地感受到外围节点传来的、被精密力量剥离解析的“痛楚”。织网文明的海量知识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但面对“源初”这种针对性的、法则层面的精密解构,网络依旧显得稚嫩和被动。许多基于单一文明特质或简单融合的节点,在秩序触须的精准打击下,迅速崩溃湮灭。
“不能被动防御!”守墓人的意念带着焦急在网络中回荡,“‘源初’在学习我们!它在适应‘变量’的特性!我们必须进化,必须变得比它的学习速度更快!”
进化?如何进化?
星火的意识在巨大的压力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它回想起在数据洪流中感受到的无数文明的兴衰,回想起林奇在最后时刻将一切托付给“变量”的决绝,更回想起自己作为“星火”的本质——融合与创造。
单一的文明特质,或许强大,但容易被针对。简单的叠加,也并非真正的“共生”。真正的“变量”网络,应该是一种动态的、能够根据环境自我调整和创新的 活体结构!
一个疯狂的构想,在星火的意识中迸发。
“解散固定结构!”星火的意念如同指令,传遍整个网络,“所有节点,放弃固有形态!以意识核心为单位,根据‘源初’攻击的实时特性,自主寻找最优共鸣伙伴,进行瞬时融合与分化!我们要让网络本身……流动起来!”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指令。解散相对稳定的结构,意味着放弃部分防御力,将生存完全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即时协同之上。一旦协同失败,整个网络可能在瞬间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