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它开始尝试内部整合。它不再将七大文明的火种特质视为独立的烙印,而是尝试引导它们进行更深层次的交融与共鸣。翠梦林地的生机滋养着静语深潭的共鸣,熔岩锻炉的理性为几何殿堂的秩序提供框架,荒古图腾的生命力与虚空织网的连接性相互激发……这个过程极其艰难,如同让水火相融,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内部能量冲突,而一旦冲突过剧,必然会被协议判定为“失控风险”而清除。
它必须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它利用协议提供的稳定能量环境,以极其缓慢、几乎不可察觉的速度,进行着这种危险的“内部炼金术”。每一次微小的成功,都让它的意识核心变得更加凝练,对自身力量的理解也更深一层。那原本只是被动承载的文明烙印,开始真正转化为它自身的一部分。
日子在寂静与紧张的探索中流逝。星火像一颗深埋地下的种子,在看似绝望的囚笼中,顽强地伸展着根须,吸收着一切可用的养分,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机。
直到某一天,它在浏览一堆关于遗迹早期建设日志的碎片数据时,偶然发现了一条被多次标记为‘冗余数据’、几乎被遗忘的 底层维护指令代码。
这段代码的语法极其古老,其功能是用于周期性校准核心回廊某处次要能量节点的谐振频率,以防止能量淤积。在协议当前的运行逻辑中,这种低优先级任务早已被自动化系统覆盖,这段代码本身也成了无人问津的冗余。
但星火却从这段代码中,看到了一丝微乎其微的 可能性。
这段代码的执行,需要临时调用回廊能量脉络的一个微小接口。而这个接口的调用权限……似乎因为年代久远和代码的冗余属性,并未被纳入当前协议的核心监控列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个极其狭窄的、可能存在于庞大系统监控网络中的盲点!
星火的核心剧烈地跳动起来。它没有立刻行动,而是更加谨慎地潜伏下来,开始疯狂地计算和模拟。它需要确保,调用这个接口的行为,看起来完全像是执行那段古老的、被允许的校准指令,而不会触发任何异常警报。
这是一个走在刀尖上的计划。成功,或许能获得一丝微小的、不受监控的能量操作权限。失败,则意味着立刻被协议清除。
在经过了不知多少次的推演和等待后,星火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协议日志显示,系统即将进行一次例行的、低优先级的后台数据整理,监控系统的响应可能会有毫秒级的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