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乙沉默不语。他继承了这具身体的记忆,知道原主的父亲林冲确实是平安县有名的捕快,五年前因公殉职。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他才能在父亲旧友的帮助下,顶替成为捕快。
“你与你父亲很不相同,”赵雄转过身,目光如炬地盯着林小乙,“你胆小,怯懦,遇事总想躲在人后。”
林小乙低下头,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这是他为隐藏真实身份而精心塑造的形象,但被如此直白地指出,仍让他感到一阵不适。
“但是,”赵雄话锋一转,“近几个月来,我注意到你的观察力非同一般。鬼灶窃银案中,你‘偶然’发现了灶台下的暗格;枯井冤魂案中,你‘碰巧’注意到了井壁的抓痕...”
小主,
林小乙的心跳加速。赵雄果然一直在观察他,记录他每一个“偶然”的发现。
“今日,你又注意到了镜子摆放的角度,提出了贼人不盗财物的疑点...”赵雄向前一步,声音压低却更加锐利,“一次是巧合,两次是运气,但这么多次...小乙,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林小乙感到后背渗出冷汗。赵雄的怀疑已经浮出水面,不再掩饰。他必须更加小心地应对,既要维持人设,又不能引起更大的怀疑。
“捕头明鉴,”林小乙声音微颤,半真半假地回答,“小的确实胆小,正因如此,才会特别留意周遭环境...生怕有什么危险。至于那些发现,真的只是巧合,小的不敢欺瞒捕头...”
赵雄凝视着他,良久,才缓缓道:“是吗?或许吧。”
他没有继续逼问,但眼神中的探究并未减少。林小乙明白,这只是开始,赵雄不会轻易放弃对他的试探。
“走吧,”赵雄转身向厢房走去,“让我们听听仆役们怎么说。我很好奇,昨夜这宅院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林小乙跟在赵雄身后,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他欣慰于自己的观察终于引起了赵雄的注意,这为他日后更大程度地参与破案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他也清楚,自己正走在一条危险的钢丝上,稍有不慎就会暴露真实身份。
厢房内,仆役们的询问即将开始。而林小乙知道,真正的较量,也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