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枯井冤魂案之骨上疑云

林小乙则像是被吴文突然提高的声调吓了一跳,猛地后退一步,差点摔倒,脸上血色尽褪,仿佛又因为自己“多嘴”而闯了祸。

高逸内心却微微点头。‘引导成功。现场重建的关键之一,就是寻找可能嵌入或飞溅的微小骨碎片,这能帮助确定主要受力点,甚至推断凶器类型。’

吴文的动作细致入微。很快,在黏腻的淤泥深处,他果真清理出了数片极其细微、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灰白色的骨骼碎片!这些碎片深深嵌在淤泥里,若非刻意寻找,根本不可能被发现。

“看!”吴文用镊子小心地夹起其中一片,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这些碎片!若是坠落,巨大冲击力下也可能产生,但大多会散落在主要骨骼周围,而非如此深地嵌入下方的泥土!这更像是…遭受巨大钝力冲击时,从主骨骼上迸溅出去,然后才随着尸体被移动、掩埋,最终陷入深层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迸溅…”赵雄重复着这个词,眼神越来越冷。这意味着极大的暴力。

他站起身,目光再次投向那口深幽的枯井。

“若是抛尸入井,”赵雄缓缓开口,像是在梳理思路,“从井口到井底,亦有高度。尸体坠落井底,是否会造成新的、叠加的损伤?如何区分哪些是生前伤,哪些是死后伤?抑或是抛尸时造成的损伤?”

这个问题极为关键,也相当专业。古代的仵作往往难以准确区分生前伤与死后伤,更多依赖于经验推断。

吴文面露难色:“头儿,此事…若无更有经验的仵作协助,单凭我等,难以断言。只能从常理推断,高处坠落伤多有特定部位和形态,与这些局限性的粉碎性骨折差异较大。且若凶手意在抛尸掩埋,井底淤泥松软,或许能减缓下坠之势,不至于造成太过严重的额外损伤…”

他的分析合情合理,但缺乏决定性证据。

就在这时,旁边又传来一声极细微的、带着哭腔的嘟囔,声音来源自然是那个“吓破了胆”的林小乙:

“…井底下…都是烂泥…应该…摔不碎吧…又不是石头地…”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小孩子在害怕地自言自语,逻辑简单甚至有些幼稚。

但却像一道闪电,瞬间劈中了赵雄和吴文!

是啊!井底是厚实的淤泥!缓冲能力极强!

一具骸骨,从井口抛下,落在厚厚的软泥上,怎么可能造成如此严重且局限的、仿佛砸在硬地上的粉碎性骨折?!

这些可怕的损伤,更大概率是在落入井底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抛尸!他杀!

这两个结论,如同被无形的铁锤重重敲定,狠狠砸进赵雄和吴文的脑海!

赵雄猛地转过身,目光如炬,再次射向林小乙。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是单纯的探究,而是带上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