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平衡之道,反思发展

被标记为“过度开采”的星域并未被完全废弃,而是转而推行“精耕细作”。泰伦工程师和精灵族自然法师合作,开发出能够精准分离矿物、最大限度减少废料和能量扰动的“分子级采矿技术”。开采量下降了,但资源利用率提升了数倍,对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

对于“原初星髓”的采集,联盟严格遵循盟约,只在指定区域,使用星灵族认可的、如同“采摘成熟果实”般的温和手段获取。每一次采集,都会有专门的记录和评估,确保不影响星域核心平衡。

军事与防御:

铁疤的“星空防卫军”开始转型。减少了大规模舰队的静态驻防,更加侧重于“快速反应纵队”的建设和精锐小队的特种作战能力。军队的训练内容,也增加了对特定星域环境(如空间脆弱区、生态保护区)的适应性与保护性作战条例。

基于星灵族分享的宇宙能量潮汐知识,联盟重新规划了星门网络的能量供应节点,使其运行更加高效、稳定,对周边空间的影响也更小。

科技研发:

第七科研扇区的重心发生了微妙转变。零主导的研究方向,更多聚焦于“能量循环利用”、“物质分解与重组”、“低环境影响的法则应用”等领域。那些可能引发伦理争议或对环境有未知影响的技术,被严格管控,研究方向转向如何使其变得更加“温和”与“可控”。

“信念能量转化”技术的研究并未停止,但更加侧重于其在对抗日渐活跃的“虚无余毒”精神侵蚀方面的应用,而非单纯的力量获取。

教育与文化:

联盟中央学院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始将“宇宙生态学”、“文明可持续发展”、“心性修养与力量平衡”等课程纳入必修或重要选修内容。凌星等新生代楷模,也经常受邀分享他们对“平衡”理念的理解与实践经验。

一种倡导“内求”、“简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风尚,逐渐在联盟内部兴起,虽然尚未成为主流,但已开始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