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技术复兴

战后,零便启动了这项名为“技术复兴”的庞大计划。它整合了联盟所有残存的科技遗产,包括来自“光之民”的高维几何学、泰伦帝国的强相互作用力技术、古巫族的生命符文秘法,以及从各个盟友文明交换来的独特知识体系。

但真正让这次技术复兴区别于以往任何一次科技革命的,是两样前所未有的“资源”。

第一,是那场与“虚无之潮”的终极对决本身。零完整记录了那场发生在法则层面的碰撞数据。无论是林风引动的宇宙之心共鸣、众生信念的汇聚模式,还是“虚无之潮”那代表终极寂灭的法则显化,都成为了最宝贵的研究样本。理解它们,就意味着触碰到了宇宙最底层的运行逻辑。

基于这些数据,零主导开发了数种前所未有的技术和设备:

“法则编程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输入特定算法和能量模式,对局部区域的物理常数进行微调,或生成临时的、具备特定效果的法则场域。虽然目前只能实现一些基础应用,如临时增强材料强度、偏转特定能量攻击等,但其潜力无穷。

“信念能量转化阵列”:借鉴了林风汇聚众生信念的模式,尝试将智慧生命的精神力量,更高效、更可控地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或信息载体。这项技术尚在初级阶段,但已在一些需要高度专注和精神共鸣的精密制造领域展现出优势。

“因果追溯探针”:基于对“虚无”抹除存在这一逆因果现象的研究,开发的探测装置。能够追踪能量、物质乃至信息的来源与去向,在侦测隐秘威胁、追溯历史事件真相方面作用巨大。

第二样关键“资源”,则更为特殊,也更具争议性——部分在终战中被林风光芒净化、但并未完全湮灭,而是失去了活性、陷入某种“惰性”状态的“虚无造物”残骸。

这些残骸,大多呈现出非晶质的黑色物质形态,不反射任何光线,也不与常规物质发生反应,仿佛宇宙中的“绝对空白”。它们本身依旧蕴含着极其危险的“虚无”特性,稍有不慎就可能重新活化,造成污染。

零却从中看到了机遇。它组织最顶尖的团队,在绝对安全的隔离环境下,对这些“虚无残骸”进行研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研究发现,这些物质虽然代表“无”,但其存在本身,以及其被“存在”之力净化后残留的结构,恰恰揭示了“虚无”的某些本质属性和运作规律。如同通过阴影来推断光明的形状。

通过对这些残骸的解析,联盟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

“绝对屏蔽材料”:模拟虚无残骸对能量和信息的绝对隔绝特性,开发出的新型复合材料,能够有效防御包括精神攻击、法则侵蚀在内的多种特殊伤害形式,已开始小规模装备精锐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