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道主临尘,因果重构

归墟主宰那由终结概念构成的“注视”,如同整个意义坟场的重量瞬间压在了星瞳的灵觉之上。那不是恶意的碾压,而是一种纯粹的、冰冷的“审视”,仿佛在解析一个从未遇见过的、超出其认知范畴的“错误变量”。

星瞳传递出的,关于“过程价值”与“衍化包容”的信息,如同投入绝对零度冰洋的一颗火星,微弱,却带着截然不同的“温度”。这温度,与这片坟场中所有被凝固、被剥夺意义的“冰冷结局”格格不入。

“过程……永恒……”归墟主宰那冰冷的意念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极淡的、近乎“困惑”的涟漪,“无意义之循环……冗余之噪音……何以……永恒?”

祂无法理解。在祂的认知里,唯有“结局”是确定的,是值得被收藏、被品味的。“过程”充满了变量、不确定性与“浪费”,是应当被修剪、被优化的部分,最终都应收敛于一个简洁的“果”。星瞳所展示的,将“过程”本身视为核心价值的视角,对祂而言,是一种逻辑上的悖论。

但正是这悖论,这无法被其既有认知体系立刻同化、否定的“异质”信息,让祂那永恒不变的“品尝”动作,出现了短暂的凝滞。

也就在这凝滞产生的、亿万分之一刹那的缝隙中——

意义坟场那死寂的混沌,被一股无法言喻的、温和却无处不在的力量,轻轻拂动了。

没有光芒万丈,没有威压降临。

就像是沉睡的海洋感受到了月亮的引力,自然而然地泛起了潮汐。

归墟主宰那庞大的、不断编织又拆解的结构,第一次出现了不受祂控制的、细微的偏转。一座正在垒砌的苍白墓碑,其材质悄然带上了一丝流转的星辉;一张铺陈着星河残骸的餐桌边缘,生长出了一缕嫩绿的、蕴含着生机的藤蔓虚影;那本自动书写的终极之书上,某个注定毁灭的文明结局旁,多了一个微不可察的、代表“另一种可能”的模糊墨点……

这一切变化细微到了极致,却真实不虚地发生了。

归墟主宰的“注视”猛地从星瞳身上移开,投向了这片坟场的“上空”——那里本无一物,只有概念的混沌。但此刻,在那混沌之中,一点混沌色的、与星瞳识海中印记同源的微光,如同穿透无尽雾霭的灯塔,悄然亮起。

微光中,一道模糊的身影缓缓凝聚。并非林风昔日的样貌,而是由无数流转的星辰、生灭的法则、奔腾的时间长河虚影以及万物衍化的可能性共同构成的……道之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