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他们!”林风的声音透过神识传来,斩钉截铁,“告知联盟坐标,共享我们目前关于‘冥饕’(终末吞噬者)的所有观测数据、交战记录(主要是与秩序节点和逻辑疫医的对抗经验,以及规范性挑战的细节),以及我们正在进行的‘谐波计划’与‘归墟炸弹’研究概况。同时,询问‘紧急征召’的具体细节、地点、时间,以及……我们是否需要,或者说,是否有资格参与!”
林风的决定非常明确。面对这种席卷多元宇宙的危机,闭门造车只有死路一条。必须与万象星图这样的组织建立联系,与其他“道主”种子交流情报,甚至联合行动。这既是自救,也可能是在为整个已知宇宙争取一线生机。
“信息已按照圣主指示加密发送。”零的效率极高,“同时,已根据万象星图信号特征,尝试逆向追踪并加强接收灵敏度,希望能维持联络通道。”
信息发出后,便是更加煎熬的等待。每一个人的心都悬在半空,既希望得到回应,又恐惧于回应可能带来的更坏消息。
“归墟炸弹”的瓶颈与突破
在等待回应的同时,联盟内部的备战工作以极限速度推进。然而,“归墟炸弹”的研发遇到了巨大的技术瓶颈。
主要问题在于“反向吞噬谐波”的稳定与凝聚。想要对“冥饕”这种级别的存在造成有效干扰,需要的谐波强度极高,但其本身的不稳定性也呈指数级增长。试验中,多次模拟都因能量失控而导致整个测试平台被自身释放的谐波湮灭,连残渣都不剩。
“我们需要一种能够‘约束’和‘引导’这种极端谐波的材料或场域。”负责该项目的首席奥术师,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的老者,在项目会议上眉头紧锁,“现有的‘混沌合金’和‘平衡壁垒’技术,只能勉强承受微弱谐波,远远达不到实战要求。”
就在研究陷入僵局之时,林风从星辰秘境传出了一份关于“平衡光尘”的初步研究数据。他提出了一种设想:能否利用这种由对立概念在平衡之力下形成的稳定“存在单元”,作为谐波的“载体”或“缓冲介质”?平衡光尘本身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能量兼容性,或许能承受住谐波的冲击,并将其更有序地释放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设想极为大胆,甚至有些天马行空。零立刻进行了模拟推演,结果令人惊讶——理论上可行!平衡光尘的独特结构,确实有可能在极高强度的谐波冲击下保持短暂稳定,并以其自身的“平衡”特性,对谐波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和“塑形”,从而大幅提高“归墟炸弹”的成功率与威力!
方向有了,但实现起来依旧困难重重。大规模制造平衡光尘需要林风亲力亲为,且消耗巨大。如何将光尘与谐波发生器完美结合,又是全新的技术难题。但至少,希望的大门被撬开了一道缝隙。整个研发部门如同打了强心剂,再次投入到疯狂的攻关之中。
星瞳的警示与“墨”的降临
数日后,就在联盟紧锣密鼓地备战并等待万象星图回应时,星瞳再次找到了周明月和零,她的脸色比之前更加苍白,甚至带着一丝恐惧。
“它……它加速了!”星瞳的声音有些颤抖,“不是直线加速,是……是空间跃迁式的逼近!我‘看’到它撕裂了常规的空间结构,直接在维度间隙中穿行!按照这个速度,恐怕……恐怕不到五十年,它的先锋就会抵达!”
五十年!这个时间远比之前预估的一百五十年要短得多!消息传来,联盟上下为之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