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炼气诀》,青云宗外门弟子标准功法,中正平和,循序渐进,共分十层,可修炼至筑基前期。玉简中只有前三层法诀。
林风仔细阅读,与脑海中的《星辰引气诀》相互印证。
很快他便发现,《青云炼气诀》虽稳扎稳打,但吸收炼化灵气的效率,远逊于《星辰引气诀》。其灵力虽纯,却失之磅礴与灵动,更缺乏那种与星辰共鸣的玄妙道韵。
“看来,《星辰引气诀》的品阶,远在宗门基础功法之上。”林风心中明悟。柳长老赐下功法,或许是例行公事,或许是一种考验。但他有更好的选择,自然不会转修。
不过,这《青云炼气诀》中附带的两门基础法术——“御风术”和“灵眼术”,却颇为实用。
御风术可小幅提升移动速度,修炼至高深甚至能短距滑翔;灵眼术则能堪破简单幻术、观察灵气流动、查看他人大致修为(不高出自身太多的情况下)。
林风决定将这两门法术学会。
是夜,月华如水,透过简陋的窗棂洒入屋内。
林风盘膝坐在床上,并未修炼,而是尝试修炼“灵眼术”。
法诀并不复杂,主要是将灵力以特定方式汇聚于双目。有修炼《星辰引气诀》的底子和强大神识辅助,不过一个时辰,他便已初步掌握。
他睁开双眼,眼中淡金色的微光一闪而逝。施展灵眼术向窗外望去,世界顿时变得不同。
空气中漂浮着稀疏的各色灵气光点,远比肉眼所见清晰。远处药田中的灵草,散发着强弱不一的绿色灵气波动。谷内灵气流向,也隐约可见。
他心中一动,目光投向不远处老叟居住的那间最大的茅屋。
灵眼术下,那茅屋…竟毫无异常!没有任何强烈的灵气波动,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寻常!
以灵眼术观察,就算是最普通的物件,也会有其固有的、微弱的灵气场。如此彻底的“普通”,反而像是被一种极高明的手段刻意遮掩了。
林风收起灵眼术,心中对那老叟的评价又提高了数分。这位老者,定然是位深藏不露的高人。
接下来的日子,林风过上了规律而平静的生活。
每日清晨修炼《星辰引气诀》,然后便去药田劳作,按照老叟那些“随口嘟囔”的指点,精心照料着那五块药田。下午继续修炼,或练习御风术、灵眼术,晚上则雷打不动地运转周天,巩固修为。
那老叟依旧是一副懒散模样,大部分时间都在打盹或闲逛,偶尔才会出现在药田,说几句莫名其妙的话。但林风每次都认真倾听,默默实践。
他发现,按照老叟的方法照料,那些普通灵草的长势,明显比旁边其他药田好了不止一筹,叶片更加饱满,色泽更加莹润,散发的药气也浓郁了许多。
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期间,每月初一日,果然有一名外门执事弟子准时送来五块下品灵石和一瓶三颗的“聚气丹”,态度不冷不热,放下东西便走,对那老叟却颇为客气,口称“魏老”。
林风这才知道,老叟姓魏。
他尝试用灵眼术观察过魏老几次,依旧看不出任何深浅,仿佛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凡人。但他偶尔脱口而出的一些关于草木生长、时节轮转、甚至星辰变化的话语,却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深刻道理,让林风受益匪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日,林风正在给一片喜水的“雾雨花”浇水,魏老又背着手溜达过来,看着他的动作,忽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水者,生之源,亦能覆舟。浇多了,根烂;浇少了,枯死。何时浇,浇多少,看天,看地,看它本身,一味按图索骥,蠢材也。”
林风停下动作,若有所思。这话似乎不仅在说浇水,更暗指修行?灵力吸收炼化,是否也需因人而异,因时制宜,而非一味照搬功法?
他恭敬道:“谢魏老指点。”
魏老瞥了他一眼,哼了一声:“指点什么?老头子我自言自语罢了。”说完,又晃晃悠悠地走开了。
林风却站在原地,回味着那句话,心中似有所悟。《星辰引气诀》虽好,但或许自己也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些细微的调整,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夜晚修炼时,他尝试着放缓了吸收灵气的速度,更注重引导星辰之力淬炼经脉丹田,而非一味追求灵力的增长。
一夜下来,修为进度似乎慢了一丝,但丹田内的气旋却更加凝练,灵力运转也越发圆融自如。
他心中欢喜,对魏老更是感激。
又过了几日,林风正在练习御风术,身形在药田间笨拙地闪转腾挪,带起阵阵微风。
魏老坐在茅屋前的破躺椅上晒太阳,眯着眼看了半晌,忽然嗤笑一声:“麻雀学飞,都比你好看些。气沉涌泉,意随风动,不是让你用脚砸地!灵力是让你用来飘的,不是用来蹬的!笨!”
林风闻言,脸上一红,连忙停下。他仔细琢磨着“气沉涌泉,意随风动”八个字,尝试调整灵力运转方式和心神意念。
再次施展御风术时,身形果然轻盈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般笨重,速度也提升了一截!
他惊喜地看向魏老,却见对方早已歪着头,似乎睡着了,还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林风对着魏老的方向,郑重地行了一礼。
他知道,自己遇到贵人了。这位看似平凡的药园老叟,绝对是一位游戏风尘的奇人。柳长老让他来此,或许并非放养,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机缘。
自此,林风更加虚心,无论魏老说什么,都认真记下,仔细揣摩。
他的修为在星辰珠和聚气丹的辅助下,稳步向着炼气三层迈进。药田里的灵草在他精心照料下长势喜人。御风术和灵眼术也日益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