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玉簪为凭

浊世清莲 星野白鹭 1755 字 2天前

太医署的偏厅比正厅更为雅致安静,窗外几丛翠竹掩映,阳光透过竹叶缝隙,洒下细碎的金斑。侍女奉上两盏清茶后便悄然退下,厅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茶香袅袅,一时无言。沈清涟不善言辞,更不习惯与年轻女子单独相处,尤其是面对林萱那毫不掩饰的关切目光,他只觉比面对邪物时更加无所适从。

还是林萱率先打破了沉默,她捧着温热的茶杯,指尖微微用力,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医者的专注:“沈大人,您的气色看似无碍,但眉宇间郁结不散,眼底血丝隐现,似是忧思过度、心神耗损之兆。可是……公务上遇到了什么难处?”她顿了顿,鼓起勇气补充道,“我……我近日新配了一味安神茶,加入了茯神、远志,或许……能助您好眠。”

说着,她从随身携带的绣囊中,又取出一个更小的、用浅碧色丝绸包裹的小包,递到沈清涟面前的茶几上。动作小心翼翼,带着不容错辨的关切。

沈清涟看着那碧色小包,与他怀中那个锦囊出自同样的料子,只是颜色不同。这份细腻而持续的关怀,像春日里最柔和的暖风,无声无息地沁入他冰封的心湖。他沉默片刻,终是伸手接过,指尖与她微凉的指尖再次轻轻一触。

“……多谢。”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些许。

收起药茶,沈清涟将话题引回正事:“林小姐方才提及,欲向苏老夫人请教古方?不知老夫人近来凤体可还安康?”

提到正事,林萱的神色自然了许多,她微微蹙眉:“苏老夫人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据苏家姐姐说,老夫人近年来越发喜静,尤其不喜见生人。连宫中的赏赐有时都推拒不见。而且……”她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苏家姐姐私下告诉我,老夫人近几个月,偶尔会在夜间独自一人在祠堂久坐,有时甚至能听到隐约的……叹息声,似乎心事很重。她们做小辈的,也不敢多问。”

独坐祠堂?心事重重?沈清涟眸光微闪。这与镇国公府表面上的平静低调,似乎有些出入。

“听闻苏老夫人娘家,亦是将门之后?”他状似随意地问道。

“嗯,”林萱点头,“苏老夫人出身陇西李氏,也是世代簪缨。不过李家如今人丁不旺,在京中的,似乎只有一位侄少爷,在禁军中任职,似乎……职位不高。”她想了想,补充道,“前些日子苏家姐姐及笄礼,那位李家的侄少爷倒是来了,还送了一支品相极好的白玉簪作为贺礼,苏家姐姐很是喜欢。”

白玉簪?沈清涟心中一动,忽然想起普济寺中,那蓝衣女子发间,似乎就簪着一根式样简洁的白玉簪!当时情况危急,未曾细看,但那份清冷利落的气质,与林萱描述中那位在禁军中任职、职位不高的李家侄少爷,似乎……有些对不上?

是巧合,还是……

他正思索间,林萱却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以火漆封口的信笺,递给沈清涟:“对了,沈大人,这是今早苏家姐姐遣人送来的,说是老夫人前日整理旧物,偶然找出了几页苏老将军生前关于调理内息的手札残篇,知道我喜欢钻研这些,便抄录了一份给我。我想着……或许对大人您查证‘烈阳罡气’的旧案,也能有些参考?”

沈清涟接过信笺,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挺括。他心中震动,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苏老夫人为何会突然“偶然”找出亡夫的手札残篇?还恰好让林萱转交到他手中?是巧合,还是……那位深居简出的老夫人,早已洞察了他的来意,甚至……在暗中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