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市井暗流

果然,另一桌几个衙役打扮的人,酒至半酣,也开始高声谈笑。

其中一个黑矮汉子,满面红光,拍着胸脯道:

“不是俺宋押司夸口,在这郓城县地界,但有什么难处,尽管来寻俺!上至知县相公,下至三班六房,多少都给俺几分薄面!”

“宋押司义薄云天,谁人不知!”

众人纷纷奉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黑矮汉子,赫然便是宋江。

陈稳目光扫过宋江,在其身上,他凭借“势运初感”,能察觉到一股颇为复杂的气象。

既有仗义疏财带来的些许正向“人望”,亦有周旋官场积累的圆滑“官气”,更有一股……深藏不露的、被某种无形之力隐隐牵引的“晦暗”。

那晦暗,与他在水泊外围感知到的铁鸦军“幽能”蛛网,如出一辙。

铁鸦军,果然已经盯上了此人,并在施加影响。

离开茶肆,日头已偏西。

四人又看似随意地在城中逛了逛,观察了县衙、军营等地的大致情况,这才随着出城的人流,离开了郓城县。

返回营地的路上,钱贵汇总着今日所见所闻。

“君上,这郓城县乃至梁山周边,情势已然明了。”

“官府无能,吏治腐败,民生困苦,怨声载道。”

“豪强并起,如晁盖、阮氏,颇得民心;如宋江,则与官府关系暧昧,其背后恐有铁鸦推手。”

“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象。”

陈稳默默点头,目光掠过道路两旁荒芜的田地和衣衫褴褛的农人。

这沉沦的世道,这压抑的民怨,正是那“星火”最佳的燃料。

也是铁鸦军得以编织“剧本”的温床。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冷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铁鸦军欲借此势,我等……便来争此势。”

“且看这梁山泊畔,最终汇聚的,是焚尽腐朽的烈焰,还是……只为他人做嫁衣的鬼火。”

夜幕渐渐降临,将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笼罩在黑暗中。

只有营地中篝火的光芒,在芦苇荡的深处,倔强地闪烁着一小点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