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同时,张诚与王茹快步走入,带来了伪宋朝堂关于“天书”之争的详细情报。
“君上,伪宋司天监抛出‘天书将临’之说,朝堂争论激烈。皇帝赵恒明显意动,幸得李沆直言,王旦斡旋,暂未大张旗鼓,但皇帝已开始斋戒。”
张诚语速很快。
王茹补充道:
“靖安司安插在司天监的暗桩回报,近日确有数名身份不明的‘访客’与监正秘密接触。其行事风格,与铁鸦军控制的‘幽影’极为相似。此事,定是铁鸦军为推动其历史节点,而精心策划的一场戏!”
陈稳冷哼一声。
“装神弄鬼,愚弄世人!此等行径,何其卑劣!”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锐利地看向西边,仿佛能穿透虚空,看到那光幕彼端的喧嚣。
“他们想用‘天意’来粉饰太平,麻痹上下,我们偏要撕开这层伪装!”
他沉吟片刻,果断下令:
“通知‘陆明’,在下次与李沅交谈时,不必再隐晦!”
“可直言‘天象幽远,难测难知,为政者当重人事、修德政,东境光幕未明,尤需务实,若舍本逐末,沉迷祥瑞,非但无益,反受其害’。”
“要点醒李沅,让其看清此事背后的荒谬与危险!引导其与李沆、王旦等务实之臣,形成更为明确的共识,尽力劝阻皇帝,勿要在此事上过度投入!”
“是!”
张诚肃然应命。
“李沅经我等引导,本就倾向务实,加之其性格刚直,得知此讯,必生警惕。由他向其小圈子乃至李沆等人传递此念,正可形成一股清醒的力量。”
王茹有些担忧。
“君上,如此直接,是否会引来铁鸦军对‘陆明’的注意?”
陈稳目光深邃。
“风险固然有,但此事关乎伪宋未来风气走向,若让这‘天书’之戏得逞,其后患无穷。必须在其萌芽之初,予以阻击。”
“令‘陆明’把握好分寸,以忧国忧民之士子身份进言,而非刻意针对。铁鸦军的注意力,此刻多半集中在如何将这场戏演得更逼真上,对士林清议的监控,未必面面俱到。”
“臣等明白!”
命令迅速下达。
陈稳独自立于静室,感受着远方那令人作呕的、虚假的势运仍在翻腾。
天象之争,争的不是星辰轨迹,而是人心向背,是治国理念。
铁鸦军要的是一个被“天命”麻痹、因东境光幕而更加依赖“神迹”、从而按剧本行事的傀儡王朝;
而他,要唤醒的,是那份立足于现实、敢于直面西边光幕背后真相的清醒与勇气。
这无声的较量,已在星象与朝堂之间,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