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更清楚,此事牵涉州县官吏考成、钱粮管理、利息设定、追缴手段等无数细节,绝非一纸诏令便能解决。
尤其是在当前官僚体系下,任何好的政策,都可能在执行中走样。
他斟酌着词语,出班奏道:
“陛下,李侍郎所奏,确为体察民情之论。然‘青苗钱’之事,关乎国策,牵涉甚广。臣以为,或可先择一两路进行小范围试办,观其成效,厘定细则,再议推广。如此,既可解部分民困,亦可防微杜渐,避免大范围施行可能带来的弊病。”
这是一个相对稳妥的建议,既没有完全否定,也没有冒进。
赵恒闻言,脸色稍霁,点了点头。
“陈卿所言,老成谋国。便依此议,着户部与三司详议,于京东路先行试办‘青苗钱’,务求章程周密,严防扰民。”
皇帝定了调子,殿中的争论才渐渐平息下来。
然而,关于“青苗钱”利弊的思考与暗流,却并未因朝会的结束而停止,反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扩散开来。
几乎就在朝会上争论的同时。
陈朝,别苑静室。
陈稳正结束一次对“势运初感”的深度运用尝试。
他并非漫无目的地感知,而是将心神聚焦于光幕彼端,那片代表着伪宋权力核心——汴京皇宫的区域。
他希望能捕捉到一些关于重大决策的、更加清晰的“势运”波动。
就在赵恒最终采纳陈恕建议,定下调子的那一刻。
陈稳的心神猛地一震!
在他的感知领域中,那片沉滞而复杂的伪宋势运气旋,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搅动了一下。
并非惊天动地的巨变,而是一种极其尖锐的、带着强烈“冲突”与“变数”意味的波动,骤然从代表朝堂决议的脉络中迸发出来!
这波动并非源于某个强大的个体,而是由无数细微的、关于“民生”、“财赋”、“律法”、“官制”的意念碰撞、交织、冲突所引发!
小主,
它不像农具改良或漕船思路那样,带来温和的、正向的涟漪;
而更像是一把无形的、尚未完全出鞘的利刃,骤然劈开了那片沉滞势运的一角,露出了其下隐藏的、更加深刻和复杂的矛盾与暗流!
更让陈稳心神凛然的是,在这股尖锐的冲突波动传来的同时,他之前曾模糊感应到的、位于江西路方向的某个极其微弱的“文曲”类光点,似乎与之产生了某种极其遥远的、难以言喻的共鸣!
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将朝堂上的这场争论,与那个远在千里之外、尚不知名的潜在节点,隐隐联系在了一起。
陈稳闷哼一声,猛地从那种玄妙的感知状态中脱离出来,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种强行捕捉高强度冲突波动的行为,对精神的负荷极大。
他喘息了几下,才平复了翻腾的气血和心神的震荡。
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如此强烈的冲突预兆……”
他低声自语,眉头紧锁。
“伪宋朝堂今日所议之事,绝非寻常!其影响之深远,恐怕远超农具、漕运之改良。这……这似乎是触及了其国策根本的某种……变革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