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这图纸来自何处,只要能解燃眉之急,便是好事。
“立刻召集县内木匠、铁匠,依照此图,全力打造这两种器具!”
张咏果断下令。
“优先供给缺水严重的村社。所需工料,从县衙常平仓的杂项里支取一部分!”
“是!”
主簿和铁匠同时应声,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几乎就在张咏下达命令的同时。
陈朝,别苑静室。
正在尝试将“势运初感”与自身武艺锤炼相结合,以期获得另一种“成长”方式的陈稳,心念微微一动。
他并未刻意去感知远方,但一种极其微弱、却带着生机的“势运”波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小石子,在他那玄妙的感知领域中,漾开了一圈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
源头,正指向京西路,襄州方向。
那波动并非源自某个强大的个体,而是与“土地”、“耕作”、“民生改善”这些概念隐隐相连。
虽然微弱,却纯净而正向。
陈稳缓缓收势,睁开了眼睛。
他走到静室一侧悬挂的巨幅地图前,目光落在京西路的位置。
“开始了……”
他低声自语。
虽然无法知晓具体细节,但他能肯定,赵老蔫筛选的“礼物”,已经通过“南风记”巧妙安排的渠道,送到了合适的人手中,并且开始发挥作用。
他再次内视。
那无形的成长进度涡旋,似乎因为这跨越光幕、惠及民生的间接干预成功,而又向前推进了微不可查的一丝。
积累,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完成的。
他并不急于立刻看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扎实的、源于基础领域的渗透,如同春雨,润物无声,却能真正滋养土地,改变底层生态。
这远比一次激烈的军事冲突或政治风波,更能动摇一个王朝的长远根基。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开了铁鸦军对重大历史节点的敏感监控。
“农政之利,乃阳谋。”
陈稳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
“即便铁鸦军有所察觉,只要这东西确实有利于伪宋的‘休养生息’,有利于其宣称的‘文治’,他们便难以强行阻止。甚至,可能乐见其成。”
“毕竟,在他们的剧本里,真宗朝前期,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个恢复和发展的阶段。”
“而我们,正好可以借着这股‘东风’,将我们的‘星火’,播撒得更广,更深。”
他回到静室中央,重新摆开架势。
心神再次沉入对自身能力的探索与锤炼之中。
成长之路,漫长而艰辛。
但他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智慧,将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京西路的那点涟漪,终将随着时间推移,扩散到更广阔的水域。
而类似的涟漪,还会在更多的地方,接连不断地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