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陪他谈。”
“着令边境各军镇,即日起提高戒备等级,巡逻队次加倍,哨探前出。”
“榷场那边,暂维持原状,但守军需暗中加强掌控,以防生变。”
“至于谈判……”
他看向负责外交事务的文官。
“底线要守住,态度要不卑不亢。”
“可据理力争,陈说利害,让其知我朝虽不欲重启战端,却也绝非软弱可欺。”
“具体条款,拉扯便是,不必急于求成,也绝不可轻易让步。”
“最重要的,是摸清萧绰此番动作的真实意图。”
“是!”
众人齐声领命。
石墩又补充道。
“将此间情况,详细写成奏报,快马送往京城,呈报陛下。”
“同时……以密渠道,告知君上。”
“明白。”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
原本还算平和的北疆边境,骤然绷紧了一根弦。
军镇之间信使往来频繁,边境巡逻的骑兵数量明显增加,铠甲和兵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榷场内的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双方商贾交易依旧,但都能感觉到那股无形的压力。
遂城节度使府内,与契丹使团的谈判也已展开。
正如石墩所料,耶律挞烈态度强硬,提出的条件颇为苛刻。
陈朝这边的官员则据理力争,双方你来我往,谈判进展缓慢。
耶律挞烈似乎也并不急于达成协议,更像是在观察陈朝官员的反应,以及北疆军镇的动静。
数日后,汴京,皇宫。
御书房内,陈弘看完了北疆送来的紧急奏报,眉头微蹙。
他将奏报递给侍立一旁的张诚(明面上他已“致仕”,但常被陈弘召见问策)。
“张公,你看此事。”
张诚快速浏览一遍,沉吟道。
“陛下,石将军判断,应与实际情况相去不远。”
“萧太后掌权,确需立威,北疆是其首选。”
“然其志恐不止于边境小利,更深层的试探,不可不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弘点头。
“朕亦作此想。”
“北疆军备,一向由石……由旧部打理,朕是放心的。”
他差点说出石墩之名,及时收住。
“然契丹若真有意挑起事端,仅凭边军恐不足以震慑。”
他看向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