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农具经由赵老蔫主持改良,曲辕犁犁辕弯曲,受力更佳,入土省力,且犁壁弧度经过优化,翻土碎土效果更好;简化水车则去繁就简,关键部件用了河北工坊新出的韧性更佳的熟铁,更耐用,也便于普通木匠仿造。
工坊大管事看着堆积如山的木料和铁料,以及那看似缓慢的进度,眉头紧锁,不住地催促着匠户。
就在这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如同春风拂过冰封的河面,悄然浸润了整个工坊。
忙碌中的工匠们,并未察觉到明显的异样。
只是觉得,今日手下似乎格外顺畅。
那原本需要反复修正才能弯好的犁辕,今天仿佛格外“听话”,几下便能成型,弧度圆润自然;
打造水车齿轮时,下凿又准又稳,效率比平日高了不知多少;
甚至连搬运木料的杂役,都觉得肩上的沉重木料轻省了些,脚步都快了许多。
整个工坊的效率,在无人察觉中,悄然提升。
没有邢州铁器工坊那般惊人的倍增效果,却是一种更温和、更持久的加速。
仿佛时间的流速,在此地微微加快了那么一丝。
大管事看着今日统计上来的产出数目,揉了揉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怪了……今日大伙儿也没格外卖力,这出的活儿,怎地比往常多了近三成?”他喃喃自语,百思不得其解。
只有远在皇城中的陈稳,能清晰地感受到,体内势运气旋那极其细微、但确实存在的一丝波动。
他动用的是【海量赋予2倍】效果,覆盖范围极广,但单点提升幅度最小,对精神的负担也最轻,相应的,对势运的引动和消耗,也显得更为温和。
他仔细体会着这种消耗与工坊产出提升之间的“比值”,默默计算着。
与此同时,首批运往灾区的新式农具,也开始发挥效用。
均州,一处刚刚解冻的田埂边。
老农李老汉和儿子,半信半疑地接过了里正分发下来的、据说来自汴京工部的最新曲辕犁。
“这犁……看着是轻巧些,真能好用?”李老汉抚摸着光滑的犁辕,有些怀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往年春耕,使用旧犁,一天下来,人累个半死,也耕不了多少地。
儿子年轻,力气大,套上家里的老黄牛,试着扶犁前行。
令人惊讶的是,犁头入土极为顺畅,几乎没费多大劲,黝黑的泥土就被轻松地翻开、破碎,形成整齐的垄沟。
比使用旧犁时,省力了近一半!而且翻土更深,碎土更细!
“爹!这犁真好用!太省力了!”儿子又惊又喜,回头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