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东线需防备陈朝大军演习,被迫分兵五千回防,导致攻打太原的兵力本就不如预期。
此刻,北汉守军似乎窥破了宋军底气不足、军械不稳的弱点,竟趁夜派出小股精锐,袭扰宋军营地,焚烧攻城器械。
虽未造成太大损失,却让连日攻城疲惫不堪的宋军,更加风声鹤唳,士气低迷。
而原本预计可能会南下干涉的契丹,虽然暂时没有大规模调动的迹象,但其游骑在边境的活动明显加剧,如同秃鹫般,盘旋在侧,冷冷地注视着这场厮杀,随时可能扑下来啄食。
内忧外患,军心不稳,攻城器械损毁部分,幽能武器不敢再大规模使用……
种种不利因素叠加之下,北伐大军对太原府的攻势,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僵局。
连续猛攻数日,除了在城墙下堆积了更多的尸体和残破的军械,未能取得任何突破性的进展。
反而因为伤亡日增,粮草消耗巨大,以及那无处不在的、来自东面光幕之后的压力,让军中开始弥漫起一股厌战和悲观的情绪。
“陛下,军中粮草,只够半月之用……”
“陛下,伤员众多,药材短缺……”
“陛下,士卒疲惫,是否暂缓攻势,休整数日……”
一封封不利的军报,如同雪片般飞到赵匡胤的案头。
御帐之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赵匡胤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灯火下,原本挺拔的身躯,此刻竟显得有些佝偻。
他双手死死攥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关于东线陈朝军队演习依旧如火如荼的密报,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陈稳那张平静却仿佛洞察一切的脸。
仿佛能听到对方那无声的嘲讽。
“是你……都是你!”赵匡胤猛地将密报揉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胸膛剧烈起伏,眼中布满了血丝。
“若非你陈稳在东侧牵制,朕何至于分兵!”
“若非你这变数存在,搅乱天数,朕北伐岂会如此艰难!”
“这坚城,这顽敌,这该死的契丹游骑……统统都该被朕踏在脚下!”
无尽的恨意,如同毒火,灼烧着他的五脏六腑。
他将所有的挫败与怒火,都归咎于那个光幕对面的宿敌。
若非陈稳,他本该顺风顺水,黄袍加身,平定四方,开创不世伟业!
是陈稳夺走了他的一切,现在,又成了他完成使命、走回“正轨”的最大绊脚石!
这仇恨,已然深入骨髓,成了他活下去、战斗下去的唯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