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的朝会散去,张诚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各自回衙,而是立刻回到了位于皇城内的中书政事堂。
他的值房内,早已聚集了户部、度支司、盐铁司的主要官员,人人面色凝重,等待着宰相的决策。
张诚脱下厚重的朝服,换上便于行动的常服,坐到主位之上,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正题。
“伪宋此策,名为商战,实为乱国之毒计。”
“陛下已有明断,我等需即刻应对,迟缓一日,则市面多乱一分,国库多损一分。”
他目光扫过在场官员。
“伪货倾销,其害有三。”
“其一,冲击正商,使守法商贾无利可图,乃至破产,此乃坏我朝商业根基;”
“其二,诱民趋利,使百姓贪图便宜而购伪货,长远看,钱财流入敌国,资敌以粮,此乃坏我民心;”
“其三,减少税收,商贾倒闭,交易减少,则市舶、商税必然锐减,此乃坏我国用。”
“三者连环,危害甚于刀兵!”
众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然,应对之道,亦不可鲁莽。”张诚话锋一转。
“若全然禁止,恐激起民怨,且伪货往往通过走私流入,难以禁绝;”
“若大幅加税于正商,则无异于雪上加霜,加速其败亡。”
“故,需刚柔并济,多管齐下。”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一条条布置任务。
“第一,疏堵结合,严查走私。”
“着户部会同刑部、各地转运使,即刻下发文书,严令各边境关隘、水陆码头,加强稽查。”
“凡无我朝正式勘合、路引之货品,尤其来自西境方向者,一律严查。”
“对抓获之走私贩,初犯者货没罚金,再犯者枷号示众,三犯者流放千里!”
“同时,鼓励民间举报,查实者给予货值一成之赏!”
度支司的官员立刻记录。
“第二,短期扶持,助商渡困。”
“着度支司核算,对受冲击严重之丝绸、糖、盐、茶四大行当,凡在官府登记在册之正经商号,免去今岁夏秋两季市税。”
“另,由太府寺出面,以略高于市价之格,定向采购一批正商货品,以充官用,或入库备用,助其周转。”
这条命令让几位官员有些迟疑。
户部尚书小心道:
“张相,免税加之采购,国库支出恐……”
张诚抬手打断。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