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连远在西北,一向桀骜的定难军节度使(夏州党项),也遣使送来良马千匹,以示友好,虽然态度仍有些倨傲,但承认大陈宗主地位的姿态已然做出。
一时间,汴梁城内,各国使节云集,官话、吴语、荆楚方言交织,鸿胪寺馆驿人满为患。
街道上,随处可见穿着异国服饰的使团随从,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北方巨城。
市集之中,也出现了更多来自天南地北的奇珍异货。
一种“万国来朝”的盛世气象,初步显现。
这一切,都源于晋州那场决定性的胜利。
陈稳坐于宫中,每日听着鸿胪寺与枢密院关于各国使节动态的汇报,心中并无太多得意。
他很清楚,这些所谓的“朝贺”与“臣服”,是建立在绝对武力的威慑和新朝展现出的强大潜力之上的。
一旦大陈显露出颓势,这些今日谦恭的使者,其背后的主君,立刻就会换上另一副面孔。
“陛下,南唐钟谟今日与几位翰林院学士饮宴,席间多有诗词唱和,言语间似有探听我朝新政及陛下喜好的意图。”
钱贵平静地汇报着。
“吴越钱弘仪则频繁接触户部与市舶司的官员,打听商税及海船规制。”
张诚补充道。
“荆南使者私下抱怨馆驿待遇不及吴越,希望能得更多赏赐……”
王茹微微蹙眉。
陈稳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
“示之以威,怀之以德。”
他缓缓开口。
“南唐倨傲,需以实力慑之;吴越恭顺,可许以实利;荆南等小邦,则需恩威并施,使其知敬畏,感恩德。”
“具体事宜,由政事堂与枢密院、鸿胪寺会同商议,拟定章程呈报。”
“总之,要让四方知晓,顺我大陈者,可得安宁与富贵;逆我大陈者,唯有灰飞烟灭。”
“臣等遵旨。”
几位重臣躬身领命。
待众人退下,陈稳独自走到巨大的舆图前。
目光扫过江南、两浙、荆湖……
外部环境的极大改善,为他赢得了宝贵的战略发展时间。
现在,他可以更专注地投入到内政整顿与新技术的研发之中,同时,也有余力去思考,如何应对那隐藏在历史阴影之下的、真正的敌人。
万国来朝的喧嚣之下,暗流依旧在涌动。
但大陈王朝的旗帜,已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牢牢竖起,迎风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