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干活都觉得浑身是劲,手脚麻利了不少。”
“往年要干十来天的活,今年感觉七八天就能干完,还一点都不觉得累!邪了门了!”
王茹心中了然。
这恐怕就是“广泛赋予”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效果,提升了劳动者的整体效率和耐力。
她只是含笑点头,并不点破。
打谷场上,更是热闹非凡。
连枷起落,发出有节奏的“噼啪”声。
金黄的麦粒如同雨点般从穗中脱落,在场上堆积起来,越来越厚。
负责扬场的农夫利用风力,将混杂其中的麦壳吹走,留下干净饱满的麦粒。
孩子们在麦堆旁嬉戏打闹,偶尔被大人笑骂着赶开,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张诚坐镇在县衙,听着各乡各里报上来的初步估产数字,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他面前摊开的账册上,记录着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数据。
“洛川上田,亩产预计两石五斗!”
“安平中田,亩产亦有一石八斗!”
“临河新垦坡地,竟也有一石出头!”
这些数字,远超往年平均水平,甚至比某些丰年的记录还要高出一大截。
官仓的仓廪早已修缮加固完毕,正张开“大口”,准备迎接这前所未有的粮食入库。
各乡设置的义仓,也同样被要求填满,以备不时之需,或借贷给青黄不接的农户。
“快,组织好人手,晾晒、入库,绝不能霉变,更不能被鼠雀糟蹋了!”
张诚对着手下的小吏们吩咐道,声音因兴奋而有些沙哑。
“通知下去,今年夏税,仍按旧例征收,绝不多加一粒米!让百姓们都安安稳稳地过个好夏!”
命令传下去,更是引来一片欢腾。
百姓们不怕缴纳赋税,怕的是辛辛苦苦收获的粮食,大半都要被盘剥而去。
防御使大人不仅带来了丰收,还轻徭薄赋,这简直是梦里才有的好日子。
随着粮食源源不断地入库,三县境内,一种踏实、安稳的氛围愈发浓厚。
街市之上,贩夫走卒的叫卖声都响亮了几分。
面带菜色之人日益稀少,取而代之的是脸上渐渐有了红润之色的民众。
昔日流民聚集的窝棚区,如今也秩序井然,壮劳力被组织起来参与屯垦或水利建设。
老弱妇孺也能得到基本的粥食接济,直到他们能自食其力。
洛川县城的街道上,第一次出现了“路无饿殍”的景象。
偶尔有外地来的行商看到此情此景,无不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