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劫后余思,深空隐忧

全球各国的世俗政权,在目睹了那超越理解的战斗后,也终于放下了最后的犹豫,开始不计成本地向各自境内的超凡组织倾斜资源,并全力配合“星火同盟”的全球布局,尤其是在深空监测与早期预警系统的建设上。

而这一切变革的核心引擎,依旧是天道派,或者说,是林风与他的团队。

紫霄峰,灵研院深处,秘密实验室。

林风、白柔柔、王长老、李长老,以及通过灵网全息投影与会的箐箵、小丽、莲妹,正围绕着中央平台上那小块被林风强行留下的哨兵残骸。

残骸只有拳头大小,通体漆黑,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触手冰凉,不断散发着微弱的、令人心神不宁的“虚无”波动。

“结构无法用现有物理法则完全解释,更像是一种……‘概念’的具象化。” 白柔柔操控着精密的灵能探针,眉头紧锁,“它似乎在不断‘蒸发’,缓慢地回归绝对的无。我们现有的任何手段,都无法长期保存它。”

“但其本质,与伊莎描述的‘归墟意志’延伸物高度吻合。” 林风沉声道,“研究它,不仅是为了找到更有效的杀伤手段,更是为了理解我们的敌人,理解这种‘虚无’力量的根源。”

莲妹尝试用各种蛊虫和灵植接触残骸,发现绝大多数生命在靠近的瞬间就会生机湮灭,唯有几种极其罕见的、生于至阴之地的“幽冥苔”和“噬魂藤”,能够极其缓慢地吸收其散逸的微弱波动,并产生某种未知的异变。“这东西……对某些特殊生命体,或许不仅是毒药,也是……催化剂?” 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小丽则从幽冥鬼道的角度感知,她的结论更加令人不安:“这块残骸中,没有任何‘灵’的存在,连最微弱的残魂或意识碎片都没有,只有绝对的‘空’与‘无’。制造它们的‘归墟’,其存在形式,可能完全超出了我们基于‘生命’和‘意识’的认知范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研究进展缓慢,却每一步都触及着认知的边界。

与此同时,南大洋基地的修复与扩建工作也在全力进行。

更重要的是,基于从星灵族数据库中新破解的“短距空间跳跃”与“生态维生循环”技术,以及首次实战检验后的数据,新一代星舰——“远征级”巡洋舰的设计蓝图,已经完成了最终论证,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建造阶段。它的设计目标,不再是局限于地球轨道的防御,而是真正具备跨行星系航行与作战能力的深空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