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煦言的书房,空气冷冽如常,只有纸张翻动和指尖敲击桌面的细微声响。林恪送来的那份关于楚南栀海外三年的详细调查报告,就摊开在他面前。不同于之前零碎的信息,这份报告系统性地梳理了她那看似“闲散”的三年里,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
报告显示,她的社交圈远非之前想象的“简单干净”。与她产生过交集的人,身份跨度之大,令人咋舌:
有巴黎左岸那位以挑剔和前卫着称的独立艺术策展人,他们曾在数个小型画廊开幕酒会上相谈甚欢;有硅谷出身、痴迷于破解各种系统漏洞的科技极客,邮件往来中充斥着大量晦涩的技术术语;还有几位行事低调、却掌管着数十亿资金的欧洲私募股权经理,与她有过非正式的下午茶会面,讨论内容涉及新兴市场与另类投资……
报告事无巨细,甚至附上了部分监控截图、通讯记录摘要和会面时间地点。然而,在所有经过核实的记录中,没有任何一条能够明确指向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这些交集,更像是一个精准的投资者、一个好奇心旺盛的观察者,或者说……一个信息收集者,在进行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布局。
郑煦言的指尖停留在“科技极客”那一栏的备注上,那里记录着一次短暂的线上会议,议题未知。他深邃的眼眸中凝聚着化不开的疑云,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艺术,科技,资本……楚南栀,你那三年,到底在编织一张怎样的网?你到底……想做什么?”
他无法将这些零散的点串联成一个符合常规逻辑的图景。一个二十出头的富家女,远离家族视线,不与纨绔子弟厮混,不沉迷奢侈品,反而周旋于这些看似毫不相干、却又各自领域顶尖的人物之间?这绝不仅仅是“兴趣广泛”或“投资需要”能解释的。
就在他陷入沉思时,一阵极其轻微、却持续不断的、带着电流杂音和快速敲击键盘的声响,隐隐从主卧方向传来。似乎是视频通讯的声音,但信号似乎不太稳定。
郑煦言眉头微蹙,下意识地站起身,悄无声息地走到书房门口,轻轻拉开了门。
走廊里很安静,那声音变得更清晰了些,确实是从主卧门缝里透出来的。他靠近几步,能听到楚南栀那带着点慵懒和不耐烦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出:
“……说了多少次……这套老旧的协议……漏洞比筛子还多……对,重点在端口映射规则……他们自以为的加密通道,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