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参谋长更关心实际应用:“产量低不怕,关键是有了源头活水。我们可以把这点宝贵的自产炮弹,集中使用在最关键的战斗节点上。比如攻坚时的重点突破,或者反冲击时的火力掩护。司令员,我看,可以立刻制定一个新的弹药配给原则。”
“对,”张百川走到地图前,点向几个重点防御方向,“告诉周团长他们三个炮兵团,炮弹,尤其是咱们自己造的这批,给我用在刀刃上,每个团长都要掌握使用时机,打早了浪费,打晚了误事,”
他沉吟一下,对老赵说:“老赵,回去告诉同志们,军区感谢他们,但是,不能松懈,下一步,两个任务:第一,想办法提高产量,改进工艺,降低废品率,第二,也是更难的,组织技术骨干,攻关发射药和引信,需要什么支持,尽管向参谋长提,”
“是,司令员,我们一定全力以赴,”老赵挺直腰板,声音洪亮。
炮兵团的阵地上,战士们围着那几箱刚刚送来的、标记着自产字样的炮弹,像看宝贝一样。虽然数量不多,但意义非凡。
炮兵团团长周团长抚摸弹体,对身边的营连长们说:“都看见了吧,咱们以后不用完全看鬼子的脸色了,这点炮弹是种子,告诉每一个炮手,给我瞄准了打,一发炮弹,要有一发炮弹的效果,”
步兵战士们听说兵工厂自己能造炮弹了,也是士气大振。以前冲锋时,就盼着后面炮火支援能多持续一会儿,现在心里更踏实了。
然而,就在这振奋人心的时刻,司令部门口传来了战马急促的嘶鸣声。一名侦察骑兵风尘仆仆地跳下马,手里攥着一份电报。
“司令员,紧急军情,”骑兵上气不接下气:“榆次、太谷方向的鬼子……有大规模集结的迹象,兵力远超上次扫荡,还发现了大量卡车和驮马,像是在运送重装备,我们的前沿观察哨判断,鬼子可能要发动冬季大扫荡,”
刚刚轻松了一点气氛的司令部,瞬间再次绷紧,张百川接过电报,快速扫过,他把电报递给罗政委和萧参谋长,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