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那日,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们自发地聚集在天坛周围,穿着新衣,捧着祭品,脸上满是虔诚。辰时三刻,李砚身着十二章纹的祭天礼服,缓步登上天坛。当他站在坛顶,脊柱处的龙形秘纹突然爆发出金光,与坛下的镇都珠遥相呼应。
“以朕之名,引天地灵枢,聚天下龙脉,铸我神都!”李砚的声音传遍全城,带着国运金龙的威压。
话音刚落,八十一颗镇都珠同时亮起,化作八十一条光柱直冲云霄。长安的灵气如潮水般涌动,与光柱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穹顶,将整座城市笼罩其中。远处的黄河、长江传来龙吟般的回应,引回的异域龙脉也发出共鸣,整个天下的灵气都在向长安汇聚。
百姓们跪倒在地,望着这神异的景象,山呼万岁。他们或许不懂其中的玄妙,却能感觉到一股温暖的灵气涌入体内,驱散了疲惫,带来了安宁——这是神都对子民的馈赠。
李砚站在光柱中央,感受着天地灵气的洗礼。他能“听”到长安的心跳,那是龙脉与灵气交融的声音;能“听”到百姓的心声,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听”到天下的呼应,那是对神都的臣服。
这一刻,长安不再是地图上的一座城,而是活的灵枢,是连接天地人三界的纽带。术士在此感悟大道,工匠在此淬炼奇物,百姓在此安居乐业,天下龙脉在此交融共生——这便是他心中的神都,真正的“万象归一之地”。
祭天仪式结束后,长安城的变化愈发明显。灵材坊的异宝越来越多,百工坊的奇物层出不穷,百姓的平均寿命悄悄增长,连孩童的哭闹都少了许多。西域的胡商、海外的使者来到长安,无不被这座城市的灵气与繁华震撼,纷纷感叹“此乃天庭降世”。
李砚知道,神都的打造还未完成。未来还要在城外建“灵境苑”,让异兽与百姓和谐共处;要在城内开“启智堂”,用灵气启迪孩童的天赋;要在周边修“通神渠”,让灵泉滋养更远的土地。
但他不急。站在太极殿的玉椅上,望着窗外流淌的灵气,李砚的心中一片平静。长安已具备神都的根基,剩下的只需交给时间,让灵气与烟火慢慢交融,让这座城市在岁月中沉淀出真正的神性。
夕阳下,长安城的轮廓被镀上一层金辉,风灵塔的铜铃发出悠扬的声响,与百姓的欢声笑语、工匠的敲打声、术士的诵经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一曲属于神都的永恒乐章。而李砚知道,这座他亲手铸就的神都,终将像天上的星辰,永远照耀着大秦的万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