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们被分成数十个队伍,在士兵的监工下搬运石块、夯打地基。李砚给他们定下规矩:每日完成定额,就能得到足够的食物;超额完成,还能获得自由的机会。这让原本消极怠工的奴隶们有了动力,夯土的号子声在草原上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李砚时常骑着巨灵去工地视察。他身披玄色披风,腰悬弯刀,身后跟着铁鹰卫,所到之处,奴隶们纷纷跪地行礼,连大气都不敢喘。有一次,一个大月氏国的奴隶试图反抗,举起石块砸向监工,被李砚亲自一箭射穿手掌。
“在我这里,规矩大于一切。”李砚的声音冰冷,传遍工地,“要么服从,要么去死。”
那刺骨的寒意让所有奴隶噤若寒蝉,再无人敢违抗。
筑城的同时,丝绸之路的繁荣还在持续。中原的大周王朝早已四分五裂,藩王们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干涉草原事务,反而有不少藩王偷偷派商队与李砚交易,用粮食、铁器换取丝绸和西域的宝石,甚至私下称他为“北境共主”。
西域的商人更是将李砚奉为神明。他们说这位草原霸主“勇力无双,能生撕猛虎,一箭射穿三层铁甲”,还说他“寿元悠长,容颜不老”——这自然是灯塔水母的作用,却被传得神乎其神,让周边小国的国王们越发敬畏。
“大可汗,秦老匠说城墙主体快完工了,想请您赐名。”巴特尔前来汇报,他留守王城期间,将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三个王子也被他教得弓马娴熟。
李砚想了想,望着阴山巍峨的山体和城下奔腾的河流,道:“就叫‘磐石城’吧。以山为骨,以河为血,坚如磐石,永不陷落。”
“磐石城!好名字!”巴特尔连连称赞。
消息传到工地,奴隶们的干劲更足了。秦老匠趁机提出修建宫殿的计划——既然是王都,总得有一座配得上霸主身份的宫殿。李砚默许了,让他在磐石城中心最高处动工,用青石铺地,琉璃为瓦,梁柱用的是从西域运来的巨大铁木,雕刻着鹰隼、猛虎等图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时光荏苒,三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