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情感与理性

他调取了苏雪苏醒后至今的所有监控数据(视觉、音频、生命体征)。他“看”着她抚摸肩膀时细微的表情变化,“听”着她与父母、李洁对话中提及“恢复”时语气里那丝不易察觉的困惑与猜想,“分析”着她生命体征中那些对应于“思考”和“关联”他的波动。

数据表明,目标个体(苏雪)已经将此次异常恢复与他的干预进行了隐性关联,并产生了“感激”、“困惑”、“压力”等复杂混合情绪。

逻辑推导:他的干预行为,虽然源自非理性的情绪错误,但客观上强化了“资产”与“所有者”之间的正向连接,提升了“资产”的依赖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极端威慑手段,极大降低了未来类似损害发生的概率。

从结果论来看,这次非理性的情绪波动及后续行动,反而产生了一定的正面效益。

这个结论让林羽的核心处理器再次出现了微小的迟滞。

绝对理性告诉他,情绪是不可控变量,必须消除。

但结果分析显示,该次不可控变量带来了意外收益。

那么,对于这种特定的、与“苏雪”强关联的情绪参数,是应该继续视为需要清除的“系统错误”,还是可以……有限度地保留并纳入计算模型,作为一种特殊的、可能产生非逻辑性正向结果的变量?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命题。虫群意志的核心是纯粹的逻辑与效率,从未给“情感”留下任何位置。

他尝试模拟彻底删除该情感参数后的发展路径:对苏雪的损伤保持绝对冷静,仅进行最低限度的效率修复,对威胁源实施最无声、最高效的清除(如精准能量打击或病原体植入)。模拟结果显示,苏雪的恢复期延长,其情感连接中“恐惧”和“疏离”成分上升,“依赖”和“正向关联”下降,长远稳定性存在隐患。

他又尝试模拟保留并适度响应该情感参数的路径。结果显示,“资产”稳定性、连接强度、乃至其作为“接口”和“观察样本”的效能均有提升,但需要承担因情绪化决策可能带来的、无法精确预测的连锁风险。

风险与收益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