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日常与暗流

“回家了,总算回家了。”李桂兰掏出钥匙,打开房门,虽然家具有些旧,面积也不大,但每一处都透着他们生活多年的痕迹。

苏雪跟着父母走进门,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楼道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消防感应器,那里似乎多了一个极微小的光点;窗外对面楼顶的太阳能板角度似乎也经过微调,能更好地覆盖这个窗户。她知道,李洁承诺的“保护”已经无声无息地渗透了进来。

接下来的几天,似乎真的回归了“正常”。

苏明远回到了净水厂的工作岗位,同事们只是好奇地问了问他女儿这几年的情况,被他用“在国外参与封闭科研项目”的理由搪塞过去,大家表示了理解和祝贺,便不再多问。

李桂兰也回到了垂直农场工作,同时重新操持起家务,每天去重新开放的社区市场买菜,和相熟的老邻居聊天,话题总是围绕着失而复得的女儿,言语中充满了欣慰和后怕。

苏雪也去了那个新材料应用研究所报到。正如李洁所说,是个闲职,拥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但几乎没有具体工作任务,更像是挂个名。同事们知道她背景特殊(能被李洁理事亲自安排进来的人),对她客气而疏远。

她乐得清闲,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陪母亲做饭,和父亲下棋,听他们唠叨这五年来社区里的变化、谁家搬走了、谁家添了小孩……这些平凡琐碎的日常,对她而言却如同久旱逢甘霖,温暖而珍贵。她贪婪地汲取着这份“正常”的温暖,试图以此来填补内心的空洞和焦虑。

然而,暗流始终存在。

她偶尔能感觉到窗外有不易察觉的视线停留,那是“烛龙”的特勤人员在执行任务。社区里新来的快递员和物业维修工,眼神总是过于锐利和警惕。一次母亲做的汤味道稍咸,第二天送来的社区配送食材里,食盐的含量就明显减少了,他们甚至连日常生活的数据都在监控和分析。

最让她心神不宁的是林羽。

自沙滩一别,他再也没有现身,也没有任何形式的联系。他就这样消失了,仿佛从未存在过。但苏雪知道,他一定在。也许就在这座城市的下方,以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扫描着一切;也许就隐匿在隔壁的房间,冰冷地观察着他们的“低效”生活。这种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的感觉,像一张无形的网,即使是在最温馨的家庭时刻,也会让她突然感到一阵寒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几次在夜深人静时,通过手上的腕表式通讯器尝试联系,或者只是在心中强烈地思考关于他的问题,但都石沉大海,得不到任何回应。

这种沉默,比直接的威胁更让人不安。他到底在想什么?他对地球、对她现在的“正常”生活,究竟是何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