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尽全力记录所有数据!哪怕只能记录万分之一!”陈明声嘶力竭地吼道,声音因激动和寒冷而变调。他意识到,这可能是“星之遗物”在沉寂后,一次前所未有的、也可能是唯一一次的主动信息释放!
所有尚能运行的记录设备全部开动,贪婪却又无力地捕捉着这浩瀚的信息海洋。存储单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填满、告急。
数据流持续了整整十七秒。
十七秒后,如同它的出现一样突兀,所有屏幕上的疯狂滚动骤然停止,瞬间恢复了正常,只留下满屏的“记录完成”或“存储空间不足”的提示,以及一室死寂和研究人员们苍白震惊的脸。
控制中心里,只剩下服务器冷却风扇疯狂的嗡鸣和人们粗重的呼吸声。
“它……它说了什么?”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喃喃自语,眼神空洞。
没有人能回答。那十七秒的数据洪流,其蕴含的信息量可能远超人类过去数十年对月球遗迹研究的总和,但其内容、其目的,完全是一个谜。
“分析!立刻开始初步分析!”陈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依旧发颤,“优先寻找重复模式、基础符号单元、任何可能的结构性规律!快!”
所有人都动了起来,压抑着内心的惊涛骇浪,投入到对这突如其来“天赐”或者说“天谴”般的数据的分析中。他们像是在海滩上试图用双手舀起整个海洋的孩子,茫然却又拼命。
数小时过去了,初步结果令人沮丧,却又带着一丝令人毛骨悚然的震撼。
“无法解析……完全陌生的信息架构和编码方式……”
“能量图谱的复杂程度……我们现有的数学模型根本无法描述其万一……”
“但是……博士,你看这个……”一名负责模式识别的科学家颤抖着调出了一组数据对比。
那是一段极其简短的、从数据洪流中剥离出来的能量频率模拟图,与之前那次失败的能量导流器实验最后千分之一秒捕捉到的异常谐波,以及后来能源组勉强稳定下来的那种优化能耗的混合光波,有着一种惊人的、仿佛源自同一基础的“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