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月夜孤灯

“能量没了,我们还有脑子!还有它留下的这些‘碎屑’!”他抓起一块数据板,上面显示着那次失败的能量导流器实验最后千分之一秒的异常谐波数据,“这个!还有材料小组从合金微观结构里逆推出来的强化原理!水培单元那点可怜的光照增益!这些都是种子!是我们自己种出来的苗!”

“从现在起,‘广寒宫’进入极限生存模式。成立三个攻坚组:”

“第一组,能源组!给我死磕那次异常谐波!我不要你们再造出什么能量导流器,我只要你们想办法,把这谐波效应放大,哪怕只能给水培单元省下一丁点照明能耗,就是胜利!”

“第二组,结构组!集中所有算力,优化那种新材料的结构模型!我们现在造不出大规模合金,那就想办法用现有的破烂,结合这新结构原理,给我把前哨站最脆弱的外部观测台和连接通道再加固一遍!下一次月震,我们可能就靠这个保命!”

“第三组,生命组!研究那见鬼的‘幽能’对苔藓和藻类的具体影响机制!我要知道到底是哪个波段、哪种效应促进了生长!如果能人工模拟,哪怕效率只有百分之一,我们也算摆脱一点对遗迹的依赖!”

命令下达,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疯狂。没有人质疑,因为这是唯一能对抗绝望的方式。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扑向了那些零星的技术碎片,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进行着一次次简陋却无比专注的实验。

能源组的成员拆解了烧毁的导流器残骸,用最基础的元件试图复现那瞬间的谐波,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微小的参数调整都伴随着能量的巨大浪费,但他们咬牙坚持。

结构组的人则对着新材料的结构模型和仓库里废弃的金属建材发愁,尝试用激光切割和原始焊接进行笨拙的仿制,过程缓慢而危险。

生命组在昏暗的灯光下,用仅存的试剂和简陋设备,试图分析那神秘的光波与有机物之间的互动,进展微乎其微。

时间一天天过去,储备能源的读数无情地下降。配给被再次削减,控制中心的温度降低到了令人牙齿打颤的程度,只为了节省一丝能源。

然而,就在这极致的困境中,微弱的火花开始闪烁。

能源组在一次近乎绝望的尝试中,意外地将那异常谐波成功叠加到了基地现有的、为水培单元供电的普通光照系统上。虽然能量增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他们惊讶地发现,这种叠加后的混合光波,似乎……更加稳定,能耗曲线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却持久的平滑期。

“它……它好像优化了能量损耗?虽然没增加输出,但浪费变少了!”一名组员难以置信地喊道。这意味着,同样的能源,可以多点亮几分钟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