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一号”的成功如同一针强心剂,注入了濒临崩溃的人类文明。月球背面那扇开启的幽蓝大门,成为了所有幸存者眼中唯一的希望灯塔。“地命总署”的权威因这次突破而空前加强,全球残存力量以前所未有的统一性被调动起来,一切为了“寻月”。
“方舟”基地进入了近乎疯狂的运转状态。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语言学家、密码学家、工程师,在武装士兵的严密护卫下,通过尚存的加密网络进行着高强度协作。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破译“望舒一号”传回的海量数据,理解这个外星遗迹,找到进入其核心的方法。
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
卡萨文明的技术体系与人类认知的科学技术树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种将物质、能量、信息以某种极致几何逻辑融合的“艺术”。一个简单的能量导管纹路,其数学结构就足以让最顶尖的数学家耗尽心血;一块金属碎片的结构强度,其背后的材料合成原理完全违背了已知的化学定律。
“这根本不是技术差距……这简直是……维度上的区别。”一位老教授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无法理解的数据流,布满血丝的双眼中充满了茫然与敬畏。
他们就像一群刚刚学会使用石器的原始人,突然面对一台完好无损的超光速引擎,连从哪里开始研究都无从下手。
更大的压力来自资源。“寻月计划”是个不折不扣的资源黑洞。重建并维持“望舒一号”的持续运作、支持“方舟”基地海量的能源消耗、筹备后续的载人登陆……每一项都在疯狂榨取着人类文明最后的底蕴。
“地命总署”不得不做出艰难而残酷的决定。更多的非必要地下掩体被关闭,能源和物资向“寻月计划”及相关科研领域极度倾斜,生活配给被进一步削减。不满和压抑的情绪在幸存者中蔓延,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月球宝藏”的渴望,暂时压制住了这一切。
“我们必须加快速度!”在一次绝密会议上,亚夏代表敲着桌子,语气沉重,“民众的忍耐是有限的,而我们脚下的‘东西’……”他没有说完,但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地底巢穴的能量信号依旧在稳步增强,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随时可能苏醒。
“或许……我们该考虑那个‘交易’了。”欧罗巴联盟的代表突然低声说道。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她指的是什么,几天前,一个经过多重加密、无法追溯源头的信息包,被发送到了“地命总署”最高决策层的终端里。
信息包的内容令人震惊:它包含了一部分月球上那个外星遗迹外围结构的能量回路简化解析图,以及一种高效利用地热能源的新型转化炉的初步设计蓝图。附言只有冷冰冰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