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龙头思维的价值。”韩风暗自庆幸。不仅在于抓住了行情,更在于及时锁定了利润。
随着PTA价格的持续回调,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种看空声音。有人说前期涨幅过大需要深度回调,有人说新装置投产后将改变供需格局。但韩风在经过仔细分析后认为,PTA的龙头行情可能尚未结束,目前的调整更可能是上涨过程中的正常回撤。
他的判断基于几个依据:首先,PTA的整体持仓量虽然从高点回落,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说明资金关注度仍在;其次,上下游的供需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新装置投产还需要时间;最重要的是,在PTA调整期间,其他能化品种并未出现强势补涨,说明资金还没有找到新的龙头。
基于这个判断,韩风决定保留最后三分之一的多单,继续观察。他在交易日志中写道:“龙头的诞生不易,死亡也不会一蹴而就。在确认龙头地位终结之前,应该保留部分仓位,以防错过第二波行情。”
这个决定在接下来的一周得到了回报。PTA在5900-6000区间震荡整理一周后,再次选择向上突破。这一次,持仓量重新增加,显示有新资金入场。韩风没有选择加仓,而是继续持有剩余的多单,让利润继续奔跑。
当PTA突破6200点时,韩风的浮盈再次回到十万元以上。但这一次,他更加淡定,因为他知道,这波行情已经进入了后半段。
在PTA冲高6250的那天,韩风注意到了第二个危险信号:相关品种乙二醇开始强势补涨,单日涨幅超过PTA。这符合老陈所说的“龙头滞涨,跟风补涨”的见顶特征。
“是时候全身而退了。”韩风在6250-6280区间分批平掉了所有剩余多单。这笔历时近一个月的PTA交易,最终为他带来了超过十三万元的净利润,不仅完全收复了之前在甲醇上的亏损,还实现了账户净值的新高。
夜深人静时,韩风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资金曲线图,心中感慨万千。这次PTA战役的胜利,不仅在于丰厚的利润,更在于验证了他将股市“龙头思维”移植到期市的可行性。
他总结出了期市龙头品种的几个关键特征:首先,要有坚实的产业链基本面支撑;其次,要有持续增加的资金关注度;再次,要具备领先于同类品种的强势表现;最后,还要有不断升温的市场情绪配合。
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期市龙头与股市龙头的最大区别在于节奏。期市龙头来得更快,波动更大,生命周期更短。这就要求交易者既要能及时识别龙头,又要能果断退出,不能有丝毫恋战。
在交易日志的最后一页,韩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期市的龙头思维,核心在于对品种强弱关系的深刻理解。不仅要看到树木,还要看到整片森林;不仅要抓住趋势,还要感知趋势的节奏。在这个高杠杆的市场中,龙头品种既是风险最小的方向,也是风险最大的方向——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
窗外,夏夜的微风轻轻吹动窗帘,带来一丝凉意。韩风关掉电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知道,市场上永远会有新的龙头品种出现,而他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识别和交易系统,在下一个龙头崛起时,能够精准捕捉,稳健获利。
这条路还很长,但此刻的韩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开始领悟到期市交易的真谛——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找到那个确定性最强的方向,然后集中火力,一击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