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以轨道为平台,借助聚变反应堆提供的巨大能量,生成并约束高能等离子流,通过磁约束和引力场引导,把等离子射流定向投射到远端目标。

设计上,这束等离子流能够在穿透大气后释放极高的热能和冲击波,摧毁地面上的固定设施、关键设备或工业节点。

由于能量来自要塞自身的聚变供给,射程与打击持续性远超以往任何战略武器。

更为重要的是,安置在月球同步轨道的位置赋予了它独特的覆盖能力,由于月球同步轨道与地球自转的同步关系,要塞的火力可以在长时间窗口内瞄准地球上几乎任意纬度与经度的固定地点,形成一种几乎无法回避的打击威慑。

与会人员在屏幕上看着覆盖图与射程带,讨论随即转向使用规则、交战限制与多方验证机制。

技术组在旁边列出环境效应与后果评估,而战略层面则提出如何将这种远程能力纳入防御与外交框架,避免因单次使用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

屏幕切换至一组数据:测试日期、功率参数、磁约束模型。

“要塞在完成防御体系后,还将具备深空监测与中继功能。”主持人继续,“它可以在同一轨道带上设立多座子平台,形成‘广寒网络’,覆盖月球与地月空间。”

“也就是说,这不仅仅是一座要塞,而是一条太空防线。”

“项目的预算过于庞大,我们的财政平衡是否能承受?星环空间站还在扩建,星港工程也未完工。”

“资金来源将分为三部分:联合航天预算、太空工业税收,以及轨道资源开发基金。广寒要塞的建设将带动至少二十个新兴产业,长期收益远高于支出。”

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而且,安全上的考虑也不能忽视,在座的各位都看到了一座位于月球轨道的要塞对于地面目标的威胁——所以,我们必须领先所有人。”

防务委员会的指挥官调出新的图像。

“这是最新的情报照片,来自同步卫星的光谱扫描。”

画面上显示,欧罗巴的钢铁盟约同样正在研发太空设施。

“他们的工程代号为‘Ares Dock’。从尺寸上推算,这是一座可以容纳两百人的轨道平台。我们判断,他们同样在为太空武器研究能源控制系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会议室的灯光变得更暗,投影上亮起红色边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