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持续不到一分钟。光网逐渐熄灭,干涉仪的核心重新回到待机状态。
实验结束后的大厅安静下来,只剩下设备的低频嗡鸣声。
监控屏上仍在缓慢刷新着数据曲线,干涉图显示出魔力场在空间中的相位变化。那些微小的波动几乎无法被肉眼察觉,却在数学模型中形成了规律的结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伊希拉·白烁站在控制台前,盯着那组曲线看了很久。她转身,对黄佳铭院士说:“看这里,波动相位并不是单独的,而是带着θ场的干扰特征。”
黄佳铭转过身:“你的意思是,它们之间存在耦合?”
“比耦合更深。”伊希拉沉声回答,“这些相位变化与θ场模型的基本频谱相似。魔力场可能并不是独立的能量,而是θ场的另一种表现形态。”
她在终端上调出两组波形对比,一组是此前θ场的实验数据,另一组是刚刚记录下的魔力场信号。两条曲线在多个峰值处几乎重叠,只是在能量密度上略有差异。
“你看,这里——频率相位完全一致。”
黄佳铭看了一眼她的记录,眉头轻轻动了动。她继续说道:“帝国的源流假说认为,弥林星本身被一层浓密的魔力包裹,这种能量只存在于那颗星球上。但现在看来,也许他们错了。魔力场可能和θ场一样,遍布整个宇宙,只是在不同条件下表现不同。”
控制台另一端传来通讯提示音。那是刚刚完成了施法的杜兰副教授,他显然也在听这一段讨论。
“你是说,”杜兰的声音带着思考,“我们所谓的‘魔力’,只是同一种宇宙背景场的局部表现?”
“可能是。”伊希拉回答,“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区域魔力浓度高,有些几乎没有。那不是星球自身的特性,而是空间中场的干涉结果。”
“如果真是这样,源流假说就需要重写了。它把魔力当成外加的东西,而不是普遍存在的基础场。”
杜兰在通讯那端轻轻叹了口气,却并没有否定。他说道:“这并不让我意外。源流假说是上个世纪的体系,它解释不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现象。事实上,你们的实验结果可能恰好证明了一个猜测——魔力从未‘流入’弥林星,而是一直存在。”
伊希拉继续说,“魔力与θ场之间的差异,或许只是观测角度的不同。θ场表现出了引力效应,而魔力会根据您的意志产生电磁相互作用…… 我认为,我们看到的是结果,不是本质。”
“θ场与魔力场,或许分别是它们共同本质的某种投影。”
“那么,你认为我们这些施法者的意志,是作用于魔力场……还是它与θ场的本质?”
杜兰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