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通过头盔显示看到目标轮廓:四架阵风战斗机以紧密编队从地平线上起飞,爬升角度与预定航迹吻合。玉龙的传感器在几秒内完成目标识别,并将轨迹交给火控系统。
火控界面上,目标的优先级由自动逻辑提升到最高。
与此同时,电子战套件悄无声息地工作。被动接收器捕获到敌机的通信与雷达发射片段,系统分析出一组频谱特征。
玉龙并未发射强烈的雷达脉冲以避免暴露,而是利用微波测距和被动感知,精确计算出阵风编队的方位与速度。
令人意外的是,对方的告警系统并未出现预警信号。
阵风的雷达在忙于下方地面和中低空目标时,对来自极高空、以特定频段进行的被动侦测并不敏感;它们的电子支撑以低空态势为主,而对罕见的高空威胁有盲区。
玉龙利用这一点,将自身的电磁轮廓压到极低水平,使得对方的被动告警难以捕捉到异常。
短暂的窗口内,阵风编队保持了正常爬升,机载告警并未触发。
玉龙在高空稳稳矗立,武器舱门缓缓开启。
四枚PL-21A导弹在加速器的推动下冲出机体,划破稀薄的空气,带着压抑的音爆向下撕去。发射后,玉龙的火控系统立即跟踪每一道弹道,数据回传如同冷静的心跳。
第一枚导弹在三十秒内命中最前列的阵风。
爆炸瞬间,机体的尾迹被撕裂,燃油与金属在空中瞬时解体。
前排驾驶员的座舱警报器骤然尖叫,仪表屏闪烁着红色故障码,耳机里传来急促的呼叫:“基地,基地,我们遭受攻击,右引擎失去推力——”声音被断裂的电流覆盖,随后消失。
第二枚导弹跟随而至,命中第二架阵风的机翼根部。那架飞机出现失速,机身剧烈震荡,飞行员试图通过推杆与舵面恢复姿态,面板上的警示灯不停跳动。
他口中重复着呼叫词:“Mayday,Mayday,我需要指引,机体失控!”
无线电里回荡着压缩的求助,但回应被高空的噪声吞没。
第三枚导弹击中第三架阵风的尾部控制面,飞机在高空划出一段弧线,随后翻滚坠下。